
2001 年,美國發生炭疽攻擊事件,嫌犯寄送內有炭疽桿菌的信件給媒體辦公室與參議員,導致 5 人死亡,事件發生後,炭疽菌再度成為生化攻擊的代名詞,人人聞之色變。不過,麻省理工學院(MIT)研究團隊卻認為,炭疽菌不是只能拿來害人,也可以對人類有幫助,打算利用炭疽菌的特性「以毒攻毒」來對抗癌症。
本篇文章將帶你了解 :以毒攻毒,MIT 研究以炭疽毒素抗癌
以毒攻毒,MIT 研究以炭疽毒素抗癌 |
作者
藍 弋丰 |
發布日期
2014 年 10 月 06 日 15:00 |
分類
會員專區
, 醫療科技
| edit
![]() ![]() ![]() ![]()
Loading...
Now Translating...
|
2001 年,美國發生炭疽攻擊事件,嫌犯寄送內有炭疽桿菌的信件給媒體辦公室與參議員,導致 5 人死亡,事件發生後,炭疽菌再度成為生化攻擊的代名詞,人人聞之色變。不過,麻省理工學院(MIT)研究團隊卻認為,炭疽菌不是只能拿來害人,也可以對人類有幫助,打算利用炭疽菌的特性「以毒攻毒」來對抗癌症。
文章看完覺得有幫助,何不給我們一個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