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Archives: 小米

小米首季經調整獲利寫新高、年增 65%,勝預期

作者 |發布日期 2025 年 05 月 28 日 9:00 | 分類 網路 , 財報 , 電動車

綜合港媒及中媒報導,小米公布今年第一季收入 1,113 億元(人民幣,下同)、年增 47.4%;毛利率 22.8%、年增 0.5 個百分點;淨利潤 109.2 億元、年增 161%;依非國際財務報告會計準則計,經調整淨利潤 106.8 億元,創歷史新高,年增 64.5%,優於市場預期。 繼續閱讀..

小米:「玄戒 O1」晶片自主研發,並非向 Arm 訂製

作者 |發布日期 2025 年 05 月 27 日 11:15 | 分類 晶片 , 處理器

綜合港媒及中媒報導,26 日 Arm 發表《Arm 賦能的小米全新自研晶片,標誌著雙方 15 年合作的里程碑》一文後,針對網傳小米自研「玄戒 O1」是向半導體矽智財大廠 Arm 訂製的晶片,小米公司回應表示,這完全是謠言,「玄戒 O1」不是向 Arm 訂製的,研發過程中,也沒有採用 Arm CSS 服務。隨後小米創辦人、董事長兼 CEO 雷軍也在微博懇請大家轉發闢謠,並強調「玄戒 O1」最高主頻為 3.9GHz,這足以說明晶片團隊具備相當強的研發設計實力。 繼續閱讀..

中低價位帶策略奏效,小米超車蘋果、奪全球穿戴裝置出貨冠軍

作者 |發布日期 2025 年 05 月 26 日 14:13 | 分類 科技生活 , 穿戴式裝置

據調研機構 Canalys 最新數據,小米在全球穿戴式手環市場重新奪回領先寶座,在 2025 年第一季超越蘋果,成為全球出貨量最多的品牌。該機構表示,相較於 2021 年中小米上次領先時的狀況,這次小米是憑藉更成熟的生態系統策略成功登頂,而蘋果的穿戴式裝置策略則顯得日漸乏力。

繼續閱讀..

雷軍:小米自研玄戒 O1 晶片已開始大規模量產

作者 |發布日期 2025 年 05 月 20 日 14:15 | 分類 手機 , 晶片

綜合港媒及中媒報導,小米董事長雷軍 20 日發文表示,小米自主研發設計的 3nm 旗艦晶片「玄戒 O1」已開始大規模量產。他並表示,5 月 22 日晚 7 點發布會上發布的小米 15S pro 和小米平板 7 ultra 都將搭載玄戒 O1,稱「體驗非常出色」。雷軍先前並透露,發布會上,小米亦將發布首款 SUV 車型「小米 YU7」。 繼續閱讀..

小米新品發布會 5/22 登場 擬推 SoC 晶片/電動車 YU7

作者 |發布日期 2025 年 05 月 19 日 15:00 | 分類 平板電腦 , 手機 , 晶片

綜合港媒及中媒報導,小米 CEO 雷軍 19 日宣布,小米定於 22 日晚間 7 時舉行新品發表會,預計發表包括手機 SoC 晶片「玄戒 O1」、小米 15S Pro、小米平板 7 Ultra、小米首款 SUV 小米 YU7 等。惟據報小米汽車旗下純電車型小米 SU7 17 日再傳出嚴重車禍,一輛藍色小米 SU7 電動車於貴陽花果園區域行駛期間撞倒兩人,事故導致兩人死亡。或受前述消息影響,小米 19 日早股價一度跌近 4%,而新品發表會消息公布後,股價翻揚,午盤暫收於 51.5 港元、漲 0.98%,午盤過後漲勢進一步擴大。 繼續閱讀..

小米自研手機 SoC 晶片「玄戒 O1」預計 5 月下旬發布

作者 |發布日期 2025 年 05 月 16 日 15:30 | 分類 中國觀察 , 手機 , 晶片

綜合港媒及中媒報導,小米集團董事長雷軍透過微博正式宣布,小米自主研發設計的手機 SoC 晶片命名為「玄戒 O1」,並計劃於 5 月下旬發布。據中國微博博主「數碼閒聊站」爆料指出,「玄戒 O1」晶片採用最新先進製程,或填補中國國內在 5 奈米以內先進製程的空白。

繼續閱讀..

Q125 蘋果 iPad 需求飆升,超車三星、小米

作者 |發布日期 2025 年 05 月 15 日 12:38 | 分類 Apple , 平板電腦 , 科技生活

據市場研究機構 Canalys 公布的最新報告,2025 年第一季全球平板電腦出貨量達 3,680 萬台,年增 8.5%,其中蘋果以 1,370 萬台的 iPad 出貨量年增 14%,穩居全球第一。第二名三星則年減 5.2%,出貨 660 萬台,小米則憑藉中國市場強勢表現年增高達 56%,首度超車聯想,挺進全球第三。

繼續閱讀..

躲避美關注!小米自研晶片 Xring 團隊規模達千人,成立獨立公司運作

作者 |發布日期 2025 年 05 月 05 日 12:50 | 分類 中國觀察 , 晶片

據外媒 WCCFtech 報導,為降低對高通、聯發科的依賴,小米開始走向自研晶片,而這款即將推出的自研晶片命名為「Xring」。據悉,該團隊由高通前資深總監秦牧雲領導,這支團隊擁有約 1,000 名員工,且將與小米主體公司分離運作,可能是為了避免引起美國政府關注。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