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被爆炸多的會議、雜事毀了一天?向比爾蓋茲學「深度工作力」

作者 | 發布日期 2019 年 01 月 13 日 12:00 | 分類 人力資源 , 職場 line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常被爆炸多的會議、雜事毀了一天?向比爾蓋茲學「深度工作力」


想像一下,你希望「專心」上班,但開不完的會議、忙不完的雜事不斷絆住你。《Deep Work 深度工作力》提到,贏得專注力,不能只靠對分心事說「不」,而是要對能激起渴望的事說「是」,書中建議讀者,建立規範、儀式,安排固定時間深度工作,就不需每天、每個時刻都去想如何與分心抗衡。

1. 比爾‧蓋茲的工作法:修道院式工作

創造演算法分析的電腦科學家、圖靈獎得主唐納‧高納德(Donald Knuth)表示,當他需要高度專注時,會規劃一段時間,隔絕令人分心的事物,像是每 3 個月才處理一次郵件。科幻作家、世界三大科幻文學獎「雨果獎」得主尼爾‧史蒂芬森(Neal Stephenson)也是如此,他幾乎不與人通信或演講,因為他認為「時間被瑣事切斷,生產力會大幅下降」。

另外,比爾‧蓋茲(Bill Gates)在微軟(Microsoft)擔任執行長時,一年有 2 次會到美國郊外,度過名為「思考週」(think weeks)的隱居生活,禁止公司主管、朋友、家人聯繫他,這種獨居般的工作方式,也能讓他培養創造性思考的習慣。

這種隔離一切的「修道院式」工作法,能把深度工作體現出最大值,但必須注意的是,你的工作類型要能長時間獨處,貢獻(產值)偏向個人化,比如說教授、作家、科學研究員等,不會因與外界斷絕聯繫而影響產值。

2. 適合知識工作者的型態:雙模式工作法

如果形容心理學家卡爾‧榮格(Carl Jung)的一周,會包含經營診所、出席他人演講、研究理論,以及每天早上把自己鎖在房間內寫作。所謂「雙模式」意涵,是指切割時間,將某些時段給深度工作,剩餘時間做別的事,符合當今知識工作者的型態。

認同這種哲學的人,欽佩修道院式的生產力,卻也尊重自身「淺薄行為」的價值。因此,你可以自由分配兩種時段的比例,像是一週內 4 天深度工作,3 天淺薄工作,或是每天上午不聯繫外界,下午專門處理需要大量溝通、交談的事情。

華頓商學院教授亞當‧格蘭特(Adam Grant)在每個學年把課程都排到一個學期,另一個學期就專注在深度工作、研究上。

  • 深度工作:每兩個月 2~3 次變成「完全的修道士」,告訴其他人「我不在辦公室」,接著進行研究。
  • 淺薄工作:另一個非深度時段,他則保持可被聯絡的狀態,處理行政工作、瑣事以及溝通、開會等。

3. 適合待在辦公室的你:節奏式工作法

這類工作者,試圖把深度工作內容變成一種「規律」,在固定的時間執行相同的任務,例如每天上午都花 4 小時發想新企畫,下午則開會、整理文件,把何時該深度工作、何時該處理雜事規劃清楚。

節奏式工作的優勢在於,更順應人性的現實,因為每個時段都有固定計畫、固定內容,往往能減緩惰性帶來的負面效果。另一方面,有些工作沒辦法長時間「消失」(例如業務常常要與主管、客戶開會),因此節奏式工作,更適合待在辦公室的人採用。

法國哲學家、作家尚-保羅‧沙特(Jean-Paul Sartre)是 20 世紀最重要的哲學大師之一,他認為,人不需要花太多時間工作,仍然還可以保持高產值,就是靠節奏式工作。

(本文由 經理人月刊 授權轉載;首圖來源:pixab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