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導體寒冬恐遞延,台積電後市怎麼看?

作者 | 發布日期 2019 年 06 月 18 日 14:30 | 分類 國際貿易 , 晶圓 , 晶片 line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半導體寒冬恐遞延,台積電後市怎麼看?


美中兩國爆發科技新冷戰,半導體產業也吹寒風,根據拓墣產業研究院最新預估,今年全球晶圓代工業產值將下滑近 3%,為 10 年來首度衰退,而台積電做為關鍵龍頭的企業,一舉一動都備受市場矚目。尤其,公司董事長劉德音於 6 月 5 日股東會後記者會上坦言,目前已看到終端產品需求下滑的跡象,也讓外界議論紛紛,台積電下半年是否會下修財測目標。

事實上,半導體市場自 2018 年第四季以來,即面臨週期性衰退的困境,原先國內外研究機構預期,隨上半年庫存調整完畢,2019 年第三季將展開復甦,而國內半導體公司年初的全年財測目標,也多吻合此預期,即第一季谷底、第二季增溫,下半年可望強勁成長;不過,就在美國商務部 5 月 15 日頒布「華為禁令」後,這套劇本是否能照著原定計畫走下去,出現了不小的變數。

對華為出貨照舊  但需求確實下滑

華為禁令一發布,台積電的態度即成為市場關注焦點,因華為旗下海思已是台積電第二大客戶,市場估占其營收比重約 8~10%;儘管英特爾(Intel)、高通(Qualcomm)、安謀(ARM)相繼加入阻華行列,台積電依舊義氣相挺,並一再重申,公司有一套「出貨管制系統」,經盡職調查(due diligence),一切都符合法規,不會改變目前的出貨政策。

只是,最初市場追問華為事件衝擊時,台積電很堅定地表示,將維持 2019 年第二季財測目標不變,對於下半年、全年的看法也與前次財測相同(即下半年強勁成長)。6 月份卻有了微妙轉變,劉德音於股東會後坦言,美中兩國發生爭端到現在,並非朝正面發展,確實看到終端需求下滑,且 2019 年華為的訂單需求也是降低的,但無法判定是因為智慧型手機銷量放緩,還是總體經濟因素所導致。

對 2019 年下半年看法,他則認為,儘管受到高階智慧型手機銷量下滑及供應鏈庫存水位偏高等因素影響,上半年業績疲軟,但第三季會比第二季好,下半年將逐季成長,並優於 2018 年同期表現;關於詳細財測,因市場變數太多尚無法評論,要等到 7 月法說會才能進一步說明。

台積電為何有信心拚下半年成長?

美中貿易戰持續擾亂市場,不過,截至目前,台積電都沒有調整第二季財測目標,即單季營收約在 75.5~76.5 億美元之間,約新台幣 2,329 億元至 2,360 億元;依 4~5 月累計營收 1,551.31 億元計算,6 月營收低標約 778 億元;法人估計,第二季業績目標應可順利達陣,上半年營收低於 2018 年同期應成定局,而下半年業績成長的關鍵在 7 奈米製程。

台積電 7 奈米製程已於 2018 年量產,而採用 EUV(紫外光微影技術)的 7+ 奈米在 2019 年進入量產,除老客戶蘋果外,超微(AMD)、高通(Qualcomm)等國際大廠相繼採用 7 奈米製程,為業績注入強心針;公司預期,7、7+ 奈米製程到年底占整體營收比重將達到 25% 以上,扮演推升 2019 年業績成長的要角。

雖然,台積電向來不對外透露產能利用率、ASP、單一客戶等機密資訊,但根據熟悉業內的人士透露,7 奈米、7+ 奈米製程月產能估 6~7 萬片左右,且目前訂單狀況沒有太大轉變,整體產能維持滿載狀態。法人則估,在 7 奈米訂單支撐下,第三季業績將優於本季,惟受貿易戰干擾,季增幅恐不若往年強勁,先看高個位數增長。

5 奈米進度符預期  3 奈米通過環評

展望 2020 年,先進製程的發展仍是台積電營運成長關鍵,公司表示,5 奈米製程開發進度符合預期,預計 2020 年上半年量產,且價值相當被客戶肯定,預期正式量產後,整體貢獻度將超越上一個節點(node);而 3 奈米廠落腳台南,研發中心剛通過環評初審,預計年底動工。

專家分析,在先進製程領域,目前僅剩台積電、三星、Intel 可以一較高下,台積電於 7 奈米製程領先敵手三星,而 Intel 將於下半年推出 10 奈米製程,其與台積電 7 奈米屬於同一個技術世代,5 奈米將成為決勝關鍵,台積電或有機會首次超車老大哥;據傳,AMD 的 Zen 4 架構將採用 5 奈米製程,兩強聯手,可望搶攻過去被 Intel 獨占的伺服器市場,並為台積電帶來新的營運成長點。

法人預期,全球半導體產業尚未度過寒冬,台積電恐無法完全置身事外,2019 年第三季下修全年財測可能性高;不過,台積電在先進製程的地位短期難以撼動,只要終端需求未出現巨大改變,在此波供應鏈調整後,還是可以恢復強勁成長,後續則需觀察 5 奈米等先進製程的進度,還有月底 G20 峰會美中兩國互動情形。

(本文由 MoneyDJ新聞 授權轉載;首圖來源:達志影像)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