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光 DRAM 廠預計 2021 年完工,製程開發將是量產最大挑戰

作者 | 發布日期 2019 年 09 月 05 日 14:40 | 分類 中國觀察 , 晶片 , 記憶體 line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紫光 DRAM 廠預計 2021 年完工,製程開發將是量產最大挑戰


TrendForce 記憶體儲存研究(DRAMeXchange)表示,紫光集團於 8 月 27 日宣布與重慶市政府簽署合作協定,並在重慶投資 DRAM 研發中心與工廠,廠房預定 2019 年年底動工,並於 2021 年完工。這顯示在福建晉華遭到美國禁售之後,以及在中美貿易摩擦影響下,中國加速自主開發 DRAM 產品的進程。

紫光集團已於 6 月 30 日公告成立 DRAM 事業群,由曾任工信部電子信息司司長的刁石京出任董事長,執行長則由高啟全擔任,代表紫光集團與中國政府的合作進一步深化,也更加確立中國自主開發半導體的發展方向。

根據 TrendForce 推估,紫光 DRAM 事業群首先要面對的挑戰將是相關製程技術的開發。當時的福建晉華,姑且不論美國的禁售,先前在技術上已與聯電密切合作,讓製程與產品都按照原訂計畫進行;而合肥長鑫也與奇夢達有技術交互授權,有助產品開發。紫光集團方面,旗下 IC 設計公司紫光國微具有 DRAM 相關產品的研發實力,但製程開發上至今仍未有合作對象,未來如果以自主開發的方向進行,至少需要 3-5 年的研發時間,代表就算 2021 年工廠完工甚至進入小批量投片,然而達到一定的經濟規模仍需要更長的時間。

紫光集團目前較為欠缺的製程研發能力,預計可望藉由其執行長高啟全的業界人脈進行補強,而高啟全在紫光的 5 年任期即將在明年屆滿,是否會對紫光的 DRAM 發展產生影響,也須持續關注。

TrendForce 指出,紫光集團並非首次計劃進軍 DRAM 產業,早在 2014 年就曾表達出研發 DRAM 的決心,但當時為了平衡產業與地方發展,且紫光已經確定 NAND 發展路線,後續 DRAM 的開發計畫因而停擺。此次紫光集團回歸 DRAM 開發,主要是因為福建晉華在去年 11 月遭美國頒布禁售令後,量產與未來研發之路的不確定性因素仍高,加上合肥長鑫雖然預計今年年底導入量產,但整體放量最快也要到 2020 年年底。對於中國而言,僅有一家正在進行的 DRAM 廠是不足以實現自主開發的目標,尤其又面臨中美貿易摩擦的大環境因素,亦讓紫光集團重新出線進行 DRAM 的開發與生產。

(首圖來源:紫光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