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O 下台、巨額賠償……矽谷員工這樣對抗企業之惡

作者 | 發布日期 2019 年 12 月 09 日 8:45 | 分類 人力資源 , 職場 line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CEO 下台、巨額賠償……矽谷員工這樣對抗企業之惡


先是身患絕症的網易員工萬字申訴被「暴力」裁員,又有華為離職員工被羈押……職場潛規則從變相辭退產後重返職場婦女的生育歧視,35 歲以上求職無門的年齡歧視,走到更艱難的境地。

但人們曾戰勝「企業之惡」:一篇員工部落格能引發 Uber 前 CEO 下台;蘋果、英特爾等多家科技巨頭制定壟斷協定、陰謀壓制員工薪酬,最終賠償 4.35 億美元;Google 因員工抗議放棄與美國政府的軍事合約,因為員工不願自己研發的科技用於惡。

矽谷就沒有職場歧視和霸凌嗎?同樣有,很多。Facebook 中國工程師聲稱遭受不公縱身一躍不幸身亡,為他發聲的同事遭開除,已在一個又一個熱點下被淡忘。

一名 Facebook 員工表示,曾親眼目睹同事申請幾天在家工作便於照顧幼兒(這在科技公司並不罕見),但主管拒絕:「妳還是換一份工作吧。」

這些企業之惡暴露時,矽谷員工不會看作「潛規則」。他們申訴不公,要求正義。

不少人還真的贏了。

CEO 下台

Uber 創始人卡蘭尼克(Travis Kalanick)下台,始於一名離職工程師的部落格。

工程師福勒(Susan Fowler)是 Uber 少見的女工程師。正式工作的第一天,直屬主管用公司通訊軟體傳訊給她,稱自己正在找尋女性發生性關係。

福勒立刻截圖向人事部門投訴。她得到的回覆卻是:經理「績效高」,這是他初犯的無心之過,不打算懲罰。

為什麼企業中的男性,膽敢公開直接騷擾下屬?更荒唐的是,他還可以因為「績效高」免於處罰?

卡蘭尼克強調 Uber 瘋狂增長,公司文化「保護聰明的混蛋」,默許性別歧視、欺凌和性騷擾,甚至鼓勵內鬥。

卡蘭尼克甚至在一封致員工的「邁阿密信」中,說出與同事發展自願性行為的指導規定。他自己也曾用侮辱女性的詞彙形容 Uber 增長,以及將 Uber 乘客與「年輕性感」的女司機配對。

人事接著給福勒兩條路:

一、換團隊,不再與這名主管打交道。

二、留在現有團隊,但主管很可能不會給她好績效,人事就算知道這種情況,也無法改變局面。

如果福勒被主管刁難,人事部門將毫無責任,因為「給過她選擇」。

福勒只能換組,後來她發現還有其他女工程師被不同人騷擾,甚至有人舉報過騷擾她的前主管──這絕對不是初犯,只是包庇。

彼時 Uber 的工作文化「有毒」,管理層熱中政治遊戲和內鬥,內部混亂。她決定再次換組,並找好願意接納她的團隊。

但她原本優秀的績效評價突然變更,她因此無法更換團隊。很快她聽到上司對別人吹噓:其他團隊沒有什麼女性,我的團隊還有一些。

這情節看起來是不是有點眼熟?今年 Facebook 自殺的中國工程師,也因上司希望控制團隊成員的流失度,遭低績效、無法換組的構陷。

福勒的經理告訴她,如果再舉報,就可以開除她,因為加州法律允許無條件開除員工。

她還是告知人事部門,但這次人事又告訴她:雖然經理威脅開除她違法,但這名經理「績效高」,所以無法懲罰。人事還告訴福勒,她寫郵件舉報惡行,都是「不專業」的表現。

福勒最終離職了,彼時 Uber 員工雇傭合約透過隱晦條文迫使員工放棄起訴的權利,福勒甚至無法訴諸法律。

但她拿起鍵盤,在部落格寫了篇長文。

福勒的部落格文揭開 Uber 體制性的「企業之惡」,媒體跟進,挖出更多黑幕:Uber 壓搾司機,行走在法律灰色地帶,縱容公司的有毒文化,危害乘客的安全和利益──一家原則為惡的公司,絕不會只對自己的員工惡劣。

美國前司法部長霍爾德(Eric Holder)對 Uber 發起調查,高層接連辭職,20 多人因性騷擾、欺凌、報復被開除。Uber 遭輿論抨擊,社群網路發起「移除 Uber 帳號」活動,Uber 失去數以萬計的用戶。

終於,Uber 主要投資人找上卡蘭尼克,遞給他一封讓他不得不下台的信。

「我們謹代表 Benchmark、First Round Capital、Menlo Ventures、Lowercase Capital 和 Fidelity Investments 表示……您需要立即永久辭去首席執行長一職,並將領導角色交給有能力的人。」

卡蘭尼克離開 Uber 時,自稱為「賈伯斯式」離開,自比被驅逐的賈伯斯,還會有重掌公司的一天。

但他最終只能在看台上,遠遠看著自己創立的公司敲鐘上市。

蚍蜉撼動了大樹

比被一家科技公司封殺更可怕的,是遭科技巨頭公司聯合控制。

2005 年,蘋果之父賈伯斯氣沖沖地打給 Google 創始人布林(Sergey Brin),對 Google 嘗試挖走蘋果瀏覽器 Safari 團隊大發脾氣。

賈伯斯甚至威脅布林:「如果你聘用這些工程師的任何一人,那就是向我宣戰。」

一頭霧水的布林寫郵件內部詢問到底是怎麼回事,而科技公司之間的邪惡協定浮出水面,他們藉助這項手段將工程師的薪酬控制在較低水準,並壓制員工流動和發展:

  1. 不積極招聘彼此的員工。
  2. 向協定公司的員工提出聘請時,通知協定公司(不知會員工或尋求同意)。
  3. 向協定公司的員工提供職位時,兩家公司都不會提出高於一開始報的薪酬。

時任 Google CEO 的施密特(Eric Schmidt)寫信向賈伯斯道歉,並表示與蘋果工程師聯繫的招聘員工「將在 1 小時內被解雇」。

賈伯斯愉快地轉寄施密特的道歉郵件,落款是「:) Steve」。

當然,這些郵件都成了他們敗訴的重要證據。

這次郵件協商後不久,Google 與蘋果正式達成協定。

協定包括 7 家主要企業:Google、蘋果、Adobe、英特爾、Intuit 和現在迪士尼旗下的皮克斯影業、盧卡斯影業,幾乎可一手遮矽谷半邊天。在此之後,更多大大小小科技公司加入這項協定。

許多矽谷工程師的自信在於,如果一家公司工作不滿意,只要有才華,就有大把矽谷公司可選擇。但這項協定不僅限制工程師的自由流動,還將薪資壓低 10%~15%。

皮克斯影業的前軟體工程師將這件事公諸於世,有更多工程師發起訴訟。法院合併這起案件,最終發展成涉及 6.4 萬名員工的集體訴訟,由 5 名工程師為代表。

訴訟檔案顯示,賈伯斯被蘋果驅逐的期間,收購皮克斯影業擔任 CEO。在他任內,皮克斯影業與盧卡斯影業首先達成協定,控制員工流動。

當賈伯斯重新執掌蘋果之後,首先與 Adobe 達成同樣協定,然後是 Google。Google 又擴大,與英特爾、Intuit 達成協定。

遭起訴後,英特爾表示將「強有力的辯護」,盧卡斯電影公司則認為「這主張毫無根據」。

但法院還是判定科技公司敗訴,堅定站在工程師這邊。矽谷公司和其他高科技公司的輝煌,是由員工的犧牲和辛勤工作成就,公司必須為自己的不當行為負起責任。

律師呼籲保護職場的員工權利和公平。因勞動力市場的競爭提升薪水、提供更多就業機會,進而為消費者提供更好的產品。

最終法院判定以共計 4.35 億美元巨款,達成庭外和解。6.4 萬名員工原告有權獲得補償。

訴訟案曝光之前,很多人甚至不知道自己活在陰謀之下。

不做惡

一滴水能影響潮水的方向嗎?Google 員工相信他們可以。

一名 Google 員工回憶 2018 年,還記得那時重覆不斷的企業內部抗議:抗議 Google 用工程師研發的技術協助美國政府的非正義行動;抗議給 Android 之父、但被控性行為不端的魯賓(Andy Rubin)9 千萬美元高額離職補償金;超過 2 萬名員工在全球 Google 辦公室罷工,讓 Google「不做惡」。

但他對自己沒有加入抗議隊伍感到羞愧:「我那時不在辦公室。」

Google 放棄的軍事合約今年被微軟取得。微軟股價因此大漲,把比爾蓋茲送回世界首富寶座。

微軟獲得財富,而 Google 守住原則。

「不做惡」是 Google 和員工驕傲過的口號。Google 與美國政府的惡劣關係,曾像胸前的榮譽勳章。

近年來,Google 內部也在一次次批判和對抗日漸滋生的官僚主義,Google 最初的駭客和工程師文化不斷被提及。

這些工程師始終相信自己的工作是為了「改變世界」,而不是「搬磚打工」,他們不僅為自己抗爭,還阻止公司做惡,真是十分奢侈並值得尊敬。

在 2018 年抗議風波中,Google 表示與五角大樓的合約到期時不會續簽。Google 發表了一項道德規格,用於規範人工智慧技術的使用。Google 不會開發用於武器的技術,但將繼續「與政府和軍方在其他領域合作」。

Google 年度股東大會,員工甚至為股東代表,開成質詢大會:性別歧視、產品是否用於邪惡目的、推高灣區房價……種種譴責,似乎有些苛責高科技公司。

無論哪家科技公司能擔起這些責任,就能一直偉大下去。

蘋果曾是員工投訴的重災區。蘋果公司的保密文化使員工無法談論公司的惡劣工作條件。如果員工討論各種勞工政策,他們就有被解雇、起訴或受處分的風險。

受害員工注定弱勢,但這些成功案例中,有媒體跟進調查、法律援助和正義判定、社會共識譴責,最終推動企業制度改善。

在健康的社會裡,至少人們不會認為惡行發生理所當然,並當成「潛規則」合理化。

矽谷訴訟還在繼續:Facebook 內容審查員告工作創傷、IBM 被告年齡歧視、甲骨文被告薪資有性別歧視……

Google 以違反資料安全政策為由,開除 4 名組織參與抗議的員工,這些員工也反告前公司,爭取不會有其他員工因反抗 Google 遭處罰。

但矽谷也有些不成文的規定:求職時,履歷不放照片,避免性別或外貌歧視,面試不得詢問年齡,Google 在最靠近辦公室大門的位置留下「準媽媽車位」,員工可以拒絕週末加班……

在這些微小細節裡,有人們一直努力爭取的東西。

(本文由 PingWest 授權轉載;首圖來源:shutterstock)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