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ymo One 全自動駕駛已到:未來將一人多車、擴張三步驟,邁向盈利第一步

作者 | 發布日期 2020 年 10 月 14 日 8:30 | 分類 汽車科技 , 自駕車 , 軟體、系統 line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Waymo One 全自動駕駛已到:未來將一人多車、擴張三步驟,邁向盈利第一步


看了幾年 Waymo 的新聞,恐怕大家都心知肚明,看這家自動駕駛巨頭的資訊時得持半信半疑的態度。

舉例來說,2018 年時 Waymo 就宣布年底推出全自動駕駛商業服務。那年年底 Waymo 確實也推出 Waymo One,但顯然貨不對。這 Waymo One 不但每輛車都配備安全駕駛員,還只對特定族群開放。

如今,Waymo 終於拿出誠意。

這次不僅是完整版 Waymo One,安全駕駛員走人,也對大眾開放了,不過 Waymo One 服務暫時還有區域限制,營運地局限在鳳凰城郊區錢德勒、坦普和梅薩等 50 平方英里範圍。

Waymo 一向謹慎,因此自動駕駛技術看起來進步相當緩慢,完全不是特斯拉那種幾天就有個驚喜的風格。

過去兩年,自動駕駛技術也被潑了不少冷水,許多人開始相信這項技術真正落實恐怕還得多幾年。

現在,因武漢肺炎(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沉寂幾個月的 Waymo 終於熱血沸騰,鳳凰城郊區的居民確實能叫到全自動駕駛計程車了。

技術問題之後,還有如何賺錢的難題

既然敢向大眾開放全自動駕駛服務了,就意味著 Waymo 對服務的安全性有足夠把握。

現在問題在於,Waymo One 能否快速做起來,離開鳳凰城進軍其他美國城市甚至全世界,因為這關係到這項服務能否真賺到很多錢。

現在 Waymo One 還是純砸錢的專案,公司可能每季都要燒掉數千萬甚至數億美元。除了技術研發,安全駕駛員的薪水、油費與後勤各項花費,都是不小數目。別忘了,Waymo 車輛感測器的投資也相當龐大。

撤掉安全駕駛員,確實是 Waymo One 走向盈利的第一步,不過單這項肯定不夠,因為現在還設置不少遠距操作員。這些 Waymo 員工不會直接碰到方向盤,但他們會在遇到麻煩時發送高階指示。

一人多車將成主攻方向

要想盈利,Waymo 就要縮減各類人員支出,比如從一輛車一名遠程操作員,到 3、4 輛車一名,最終達到一名遠程操作員管理 10~20 輛車。

Waymo 發言人也提到了一人多車管理方式,但不願分享具體配置。不過,這點確實能成為未來幾個月 Waymo 的主攻方向。除了節流,Waymo 還必須開源。因此 Waymo 能否在現有服務區域迅速擴大用戶規模,也是未來看點之一。

Waymo 指出,「最先享受全自動駕駛服務的還是現有 Waymo One 用戶。未來幾週,我們會透過 App 迎接更多新用戶。」這意味幾週內 50 平方英里內的用戶都能叫到全自駕車了。當然,Waymo 也有可能繼續慢吞吞的風格(因為營運成本居高不下)。

據 Waymo 介紹,疫情爆發前的 3 月,每週能完成 1,000~2,000 次接送服務,其中只有 5%~10% 是全自動駕駛車型。今年底前,會逐步恢復到每週 100 次全自動駕駛服務,隨後再逐步增加。

擴張計畫往哪走?

另一個大問題肯定是 Waymo 擴張計畫,到底要花多久時間?又要燒掉多少錢?

在 Waymo 看來,擴張需要三步驟:

  1. Waymo 要先搭建出新區域的高精確度地圖。
  2. 讓安全駕駛員帶著車輛在新區域多跑,測試軟體平台的穩定性。
  3. 一旦軟體表現達標,就可派新車開啟 Waymo One 服務。

從現在情況來看,Waymo 在這 50 平方英里推展全自動駕駛服務花了 3 年。顯然,對下一個 50 平方英里,或說 500 平方英里,就必須加快腳步了。

那麼,Waymo One 下一步擴張在哪?最直接的是鳳凰城郊區其他部分。此外,還能進軍美國西南部城市,那裡路寬人少天氣好。

冬天大雪、人車混行,推展有困難

除了西南部城市,想擴張到美國其他城市就困難多了。

舉例來說,像舊金山、紐約和芝加哥這類大城市,不但車輛密集,還有行人、自行車混開的情況,各種建築工地更會讓自駕車頭痛。至於波士頓和明尼亞波利斯等北方城市,冬天大雪也是大麻煩。此外,美國其他大城市降雨量都比鳳凰城高,因此想在大城市推展恐怕得花不少時間。

除此之外,Waymo 還得解決監管與用戶問題,畢竟美國不同州還有不同法律和駕駛習慣。當然,只要 Waymo 鳳凰城服務順利進行,相對於對手就算小勝一籌了。

除了名聲,豐富的感測器數據與營運經驗也是有價值的回報。想贏得這場自動駕駛競賽,Waymo 要付出的還很多,但依然是當之無愧的業界領導者。

(本文由 雷鋒網 授權轉載;首圖來源:Waymo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