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發科賣奕力觸動台灣 IC 設計警鈴,神祕買家東博資本的盤算為何?

作者 | 發布日期 2021 年 02 月 22 日 8:15 | 分類 IC 設計 , 晶片 line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聯發科賣奕力觸動台灣 IC 設計警鈴,神祕買家東博資本的盤算為何?


2021 年初,一則耳語在台灣 IC 設計圈傳開,中國手機大廠 OPPO 有意買下台灣驅動 IC 廠奕力部分股權,為掌握驅動 IC 設計鋪路。這則消息,觸動台灣 IC 設計產業的敏感神經。

疑問一:聯發科為何脫手?

事情起因於 2020 年 7 月 31 日,聯發科公告,以每股 0.4 美元出售旗下驅動 IC 設計公司奕力(Ili technology)的百分之百股權給東博資本,處分利益約 3 千 6 百萬元。

奕力獲利能力不錯,根據聯發科年報,2018 年奕力營收 81 億元,獲利超過 2 億元;同一年,敦泰營業額達 99 億元,稅後卻大虧 24 億元。

2019 年 5 月,聯發科將奕力由直接子公司,變成旗下 ILI Technology 持有的公司。根據年報,僅持有奕力的 ILI Technology 2019 年獲利 396 萬美元,以 1 美元兌 28 元台幣匯率計算,這家公司也賺進 1 億 1 千萬元。

回顧 2012 年時,聯發科併購晨星半導體,晨星是電視控制晶片龍頭,為了強化競爭力,2015 年聯發科再出手,為晨星旗下的晨發併購奕力,這家公司匯集聯發科旗下的好手。這幾年,奕力不但發展出能整合觸控和顯示驅動的 TDDI 晶片,還發展出 AMOLED 用的顯示驅動晶片,這是顯示器產業的下一個兵家必爭之地,產品打進全世界前 5 大手機廠。

令人好奇的是,一年賺進上億元的 ILI Technology,聯發科為何願意只賺 3 千 6 百萬元就賣掉?這對股東是否合理?聯發科發言管道的答案是,因為驅動 IC 並非聯發科的核心業務,因此出脫。《財訊》採訪東博高階主管則表示,「聯發科不做毛利率 40% 以下的生意,所以出售奕力。」

東博主管指稱,驅動 IC 是個高度競爭的紅海市場,「有聯詠、敦泰、奇景、天鈺在做,隨便數都有 6、7 家」;不過,如果這個市場如此競爭,東博為何要買下奕力,有什麼打算?得到的答案卻是:「還沒有訂出計畫。」

疑問二:東博為何買奕力?

聯發科有各種資源,如果都不能發揮「母雞帶小雞」的效益,東博憑什麼幫助奕力成長?東博主管認為,奕力藏在聯發科這個大集團裡,價值不容易被看見,現在奕力董事長就是由東博董事長李明山出任,「我們會給經營團隊舞台!」那為什麼在 2020 年併購 IC 設計公司,他只笑說:「運氣好,誰能料到會有現在的狀況?」

「奕力會賣給中國公司嗎?」記者追問,東博主管強調,「有興趣的人很多,但是,我們不會賣。」而且「OPPO 也不可能會買。」他認為,顯示驅動晶片競爭激烈,「OPPO 有興趣的,是像聯發科做的主晶片。」中國有北方集創、晶門科技等企業,「中國有錢、有人,晶片遲早會做出來。」

但他沒有說的是,在顯示器驅動 IC 市場裡,台灣廠商占全球近五成市占率,是全球顯示驅動 IC 大國,美國、南韓和台灣相加,市占率高達九成,中國處於苦苦追趕的狀態。

剛好,就在東博資本宣布併購奕力前半年,2019 年 12 月,中國的北京清芯華創(後更名為璞華資本)以 1.2 億美元,買下美國顯示觸控 IC 大廠新思在亞洲的顯示觸控整合型(TDDI)晶片相關業務,這種設計,整併螢幕驅動 IC 和觸控 IC,成本更具優勢,2020 年中,新思的亞洲相關 IC 業務已宣布將併入中國半導體廠韋爾公司。

在中國,晶片自製已經變成全國性的熱潮;2020 年 8 月,華為消費業務執行長余承東下令,成立螢幕驅動晶片新部門,減少對外商的依賴,劍指聯詠、矽創、敦泰、奇景等公司。而美商新思之所以出售 TDDI 晶片業務,就是因為美中科技戰,中國對買美國晶片採取非常謹慎的態度,迫使新思不得不出售關業務。

▲ 奕力前董事長黃啟模(中),前總經理魏倫武(左)打造出的奕力,在激烈的驅動晶片競賽中,過去幾年都交出獲利成績單。

中國的盤算,台灣的挑戰

由於韋爾整合新思技術需要時間,原本新思握有的市占率,被聯詠、敦泰等公司瓜分,讓台灣驅動 IC 公司的股價如火箭般狂漲。但投資人恐怕也尚未意識到,中國的政策是要取代這些台灣驅動 IC 公司,東博剛好擅長於兩岸公司的買賣,併購奕力正趕上這波熱潮,讓奕力在中國更「炙手可熱」。

當台灣投資人只關注中國投資 IC 製造,會如何挑戰台積電時,卻忽略在 IC 生態系裡,真正決定 IC 規格的關鍵角色,是為數眾多的 IC 設計公司,他們才是指揮晶圓代工廠生產晶片的人。

目前中國在 LCD 螢幕市占率已是全球第一,接下來,京東方及華為、集創北方、和輝光電等企業在中國國家政策下,勢必會培養出自己的顯示驅動晶片,用面板產業優勢,在半導體產業挖下一塊黃金。

而台灣 IC 設計能力,是日積月累得來的;尤其,顯示驅動 IC 去年為台灣創造 1 千 5 百億元以上收入,全球也擁有高市占率,如何幫助這些重要的 IC 設計公司,有效面對下一輪更激烈的競爭,是值得思考的問題。

(本文由 財訊 授權轉載;首圖來源:科技新報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