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 進軍遊戲受挫,宣布將關閉 Stadia Games and Entertainment 部門

作者 | 發布日期 2021 年 03 月 04 日 14:15 | 分類 Google , 數位內容 , 遊戲軟體 line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Google 進軍遊戲受挫,宣布將關閉 Stadia Games and Entertainment 部門


2019 年,Google 首席執行長皮查伊(Sundar Pichai)曾宣布,將推出建立於雲基礎設施的遊戲平台 Stadia。但 Google 自研的 Stadia 遊戲卻從未成為現實。3 月稍早,Google 宣布關閉 Stadia Games and Entertainment(簡稱 SG&E)部門,並將陸續聘用的 150 名資深遊戲開發者全部解僱,這些人原本要為 Stadia 製作第一方遊戲。

許多失去工作的開發者仍然不清楚原因,但熟悉 Stadia 經營的消息人士認為,向兩家遊戲工作室投入數千萬美元之後,Google 無法忍受打造高品質電子遊戲所需的昂貴複雜創意過程,特別是考慮到 Stadia 微不足道的訂閱數。騰訊科技報導,一位 Stadia 現任員工表示:「我甚至懷疑 Stadia 領導層對所做的事瞭解有多深,他們做出誇張承諾,卻無法兌現。」

四名 Stadia 現任和前任員工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儘管 Google 大量投資和招聘,但永遠不會專注於遊戲開發。這家更擅長提供服務的科技公司並不是為了滋養混亂、多學科的遊戲馬戲團而成立。

2018 年,Google 聘請 Sony 和微軟前高層菲爾哈里森(Phil Harrison)領導 Stadia 部門。一年後,哈里森熱情表示,Google 已向 100 多家遊戲工作室和 1,000 多名「創意人員」交付 Stadia 硬體。他還宣布成立 SG&E,「致力打造專門為 Stadia 設計的體驗」。但幾個月後,Google 才開始雇用大部分遊戲開發人員。

Google 花數年開發 Stadia 底層服務,於 2019 年 11 月 19 日推出。兩位消息人士稱,Google 第一個錯誤是將 Stadia 開發與 SG&E 切割。兩位消息人士稱,雇用遊戲開發人員很大程度表明 Google 的早期優先事項,導致 Google 位於山景城的技術人員與兩家遊戲工作室信任破裂。

目前還在 SG&E 工作的消息人士說:「 Google 實際上是工程和技術公司,製作內容在 Google 通常行不通。」

一開始 Google 試圖充實遊戲團隊時,聘用資深遊戲開發人員就遇到一個個障礙。眾所周知,Google 招聘過程既漫長又複雜,可能需要 6~9 個月,Google 還花了一段時間才擴大招聘標準,以適應遊戲開發所需的技能,而不是專注傳統領域。兩位消息人士稱,目標是在 5 年內吸引 2 千人為 Stadia 開發遊戲。

然而,Google 是高度結構化的公司,依賴高度結構化的流程。另一方面,遊戲開發有機又混亂,且同時發生在使用無數軟體的多學科之間。三位消息人士稱,Google 在遊戲製作的最基本原則設下障礙,如拒絕使用某些遊戲開發軟體(顯然是擔心安全問題)。

兩位消息人士稱,讓超級精緻的遊戲配得上 Google 革命性平台需要 3~5 年,這使這項服務不可能與第一方遊戲一起推出。取而代之的是,Stadia 首次亮相的是幾款成熟遊戲,包括《Final Fantasy XV》、《NBA 2K20》及《德軍總部:血氣方剛》。無論外部還內部,反應都不溫不火。

有人以 1~10 分評估 Stadia,發現這款串流媒體服務的延遲影響《Mortal Kombat 11》,這是依賴抽搐反射和閃電輸入的格鬥遊戲。

即使直接將光纖接到路由器,也要以犧牲品質為代價才能連結各種設備。SG&E 員工也擔心這項技術發表時讓人覺得像測試版。一位消息人士說,本可在不同條件和不同設備進行更多測試。Stadia 沒有透露訂閱數字,但兩位消息人士表示,2020 年沒有達到內部預期。

然後新冠肺炎疫情爆發。2020 年 4 月,也就是洛杉磯工作室設立一個月後,Google 凍結招聘。皮查伊在內部資訊說:「現在是大幅放慢招聘步伐的時候了,同時在用戶和企業依賴 Google 提供持續支援的少數戰略領域保持勢頭。而在這些領域,我們增長對他們的成功至關重要。」據 4 位消息人士的說法,遊戲不在「戰略領域」之列。

一位消息人士表示:「如果公司要求凍結招聘,他們也不介意損害我們構建內容的能力。工作室還沒有完全搭建成型,還沒有做好製作遊戲的準備,Google 就踩下剎車。我們解讀為,Google 在製作內容方面缺乏承諾。」

(本文由 MoneyDJ新聞 授權轉載;首圖來源:Flickr/Marco Verch CC BY 2.0)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