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全球晶片荒仍未平息,不過,半導體龍頭高通(Qualcomm)執行長 Steve Mollenkopf 樂觀表示,晶片短缺潮已有趨緩跡象,尤其是成熟製程生產的晶片,供需吃緊的問題將優先舒緩。
路透社報導,近幾個月來,全球晶片需求激增,出現恐慌性囤貨等亂象,進一步加劇了產能緊繃的問題,幾乎所有晶片零件也「坐地起價」,價格一路水漲船高。
Mollenkopf 於 20 日在北京「中國發展高層論壇」(China Development Forum)透過視訊發言時提到:「採用成熟製程、比較舊的晶片產品,將比先進製程產品更快擺脫產量短缺的困境。」
記憶體大廠美光(Micron)總裁兼執行長 Sanjay Mehrotra 也在會議強調,將視需求增長的情況,盡可能配合增產來滿足市場需求。
之前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Gina Raimondo)19 日與半導體產業高層會晤,她坦言,解決半導體短缺問題是當務之急。
外媒先前報導指出,全球晶片短缺主因是疫情使遠距工作、教學需求大增,大幅帶動電子終端產品需求,包括家用遊戲機、智慧型手機等產品。此外,晶片短缺也嚴重影響汽車產業,原因是新型汽車搭載輔助駕駛、動力電池管理及各種安全系統,需要採用大量晶片。
汽車製造商福特(Ford)日前預計,如果半導體短缺持續到 2021 年上半年,將導致該公司 2021 年度調整後的稅息前獲利(Adjusted EBIT)縮減 10 億至 25 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