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太減碳路徑,奇異:藍氫與天然氣將是能源轉型重要角色

作者 | 發布日期 2021 年 03 月 29 日 15:12 | 分類 能源科技 Telegram share ! follow us in feedly
亞太減碳路徑,奇異:藍氫與天然氣將是能源轉型重要角色


在全球暖化影響下極端氣候愈演愈烈,如何尋求更穩定的發電系統與能源配置將是一大課題,美國綜合工業大廠奇異(GE)提出「可靠性、成本、環保」三大能源考量要素,認為在全球能源轉型浪潮下,天然氣-氫能混合機組與藍氫將是良好的過渡能源選項。

奇異今日(29 日)就燃氣和再生能源脫碳途徑為主題,探討亞太地區能源發電的未來,舉行「加速亞太地區去碳化的途徑」線上研討會,盼加快再生能源和燃氣發電的戰略部署。

能源轉型並非彈指之間的事情,GE 認為在能源轉型中,氫氣將扮演重要角色,如何量產、運輸與成本更是重要挑戰。GE 新興技術總監 Jeff Goldmeer 表示,目前全球每年消耗約 7 千萬噸氫氣,來源多是天然氣產生的灰氫、用途也以工業為主,未來盼能漸漸轉型成搭配碳捕集與封存(CCS)的藍氫,最終轉移至以再生能源電解水的綠氫。

未來風力發電與太陽能等再生能源會持續大規模發展,屆時政策發展與相關鼓勵措施、稅收減免將有助於建立良好的新一代供應鏈與產業結構。

在已開發國家中,擁有龐大能源需求的同時也有許多新技術進場;開發中國家則是需要更多、更便宜的供電來源,目前也有一些國家則以國安考量為主,希望能加重再生能源比例,KBR 公司諮詢與能源轉型總監 Andrew Bedford 以重視氫能的澳洲與日本為例,認為綠氫較為昂貴,搭配 CCS 的藍氫在能源轉型中扮演重要角色,雖然比起綠氫減碳優勢沒那麼高,但是符合成本效益。

奇異燃氣發電區域工程總監 Som Shantanu 表示,無論是從市場面、抑或是技術面來看,能源以可靠性、成本與環保角度來思考。其中從技術來看,若是以新型 HA 燃氣渦輪機取代傳統的火電廠,可以降低 60% 碳排,氫能-天然氣 HA 燃氣機組更能減少 70~80% 碳排。

目前歐洲也有許多新型升級電廠,結合氫氣、天然氣混合使用,相關技術已經準備好了。至於在市場面向,如今天然氣用電比例已愈來愈高,奇異燃氣發電總裁兼執行長 Ramesh Singaram 指出,十年前天然氣較為昂貴,只有日本、南韓與台灣等國能負擔,如今天然氣價格已經降低,更讓許多東協國家能挑選不同的能源。

而如同過去幾十年來風力發電所經歷的,沒有前期的政府補助獎勵、後續企業與投資人難以接手,Jeff 認為,碳捕集並非新技術,90 年代就已開始發展,至今約有兩億噸的碳被封存起來,只是製氫成本比天然氣還要高,技術需要與政策要相互配合,需要要獎勵措施鼓勵擴大部署,一旦建立基數,10~20 年後成本便能與天然氣媲美。

(首圖來源:shutterstock)

關鍵字: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