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止吃糖是對的,研究:吃太多糖影響兒童認知能力

作者 | 發布日期 2021 年 04 月 07 日 12:25 | 分類 生物科技 , 食品科技 Telegram share ! follow us in feedly
禁止吃糖是對的,研究:吃太多糖影響兒童認知能力


現在父母很重視孩子飲食,尤其有些父母嚴禁孩子吃糖,擔心他們吃太多糖會影響成年後的身體健康,但卻不知道糖也會影響大腦發育。最近一篇研究提供的科學佐證,實驗發現兒童時期糖吃太多的話,會影響對掌管認知的大腦海馬區域,影響孩子成年後的學習與記憶能力。

糖是許多食物天然的碳水化合物,例如水果和蔬菜。人體將碳水化合物分解成葡萄糖,這是維持能量和健康功能所必需的。但是添加的糖是食物非天然存在的糖,其實身體不需要添加糖就可以正常運作,但現代人大部分都從含有糖分的飲料和食品中消耗過多的糖分。許多研究也證實糖過多會導致一系列嚴重的健康問題,包括糖尿病、癡呆症和肥胖症,但對孩子的智力影響沒有太多科學證據。

美國喬治亞大學(University of Georgia)研究人員想知道糖如何影響在多種認知功能中扮演關鍵作用的大腦海馬體。科學家實驗分別給幼鼠正常食物和 11% 糖溶液,這與市售的加糖飲料相當。當老鼠成長大約一個月後,研究人員使用兩種不同的方法測試它們的記憶力,分別是依賴海馬的記憶任務,以測量情節記憶,另一種是非依賴海馬型的記憶任務,即單純識別之前見過的物件,使用的是周圍神經皮層的記憶。

情節記憶是指我們對於親身經歷過的事件,能夠將其發生的具體時、空、環境等細節,完整地回想起來。研究發現,早期食用糖的老鼠,情節測試能力受損,而沒有食用糖的老鼠則能夠完成任務。第二項記憶任務中,糖對動物的基本識別記憶沒有影響。

研究還進一步發現,影響記憶功能的機制可能是源自腸道細菌的改變。該研究進一步分析確定,高糖消耗導致腸道微生物組中副桿菌(Parabacteroides)水準升高。研究人員說,「生命早期的糖會增加副桿菌的水準,副桿菌水準越高,動物在這項任務的表現越差。」

為了更確定細菌影響記憶和學習的機制,研究人員將實驗室生長的副桿菌移植到只喝水的青春期老鼠膽汁。接受細菌的老鼠在海馬依賴性和海馬非依賴性記憶任務中均顯示出損傷。

科學家還檢查海馬基因的活性,發現食用糖飲料的老鼠,和移植副桿菌老鼠的基因活性均發生變化。受影響的基因控制神經細胞將信號傳遞給其他神經細胞,以及在內部傳遞分子信號的方式。這項研究結果證實腸道微生物組與腦功能在分子間的直接關聯。

研究人員表示,細菌本身會引起一些認知缺陷,還需要做更多研究區分腸腦訊號傳導的確切途徑。未來研究也希望確定若改變飲食習慣,例如飲食更健康或增加運動,是否可以逆轉生命早期糖類消耗增加對記憶的傷害。研究發表在《轉化精神病學》(Translational Psychiatry)期刊。

(首圖來源:Flickr/Nenad Stojkovic CC By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