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掀電動車市場波瀾,BMW iX、i4 啟動未來純電生活

作者 | 發布日期 2021 年 06 月 23 日 13:06 | 分類 汽車科技 , 電動車 line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再掀電動車市場波瀾,BMW iX、i4 啟動未來純電生活


電動車時代即將來臨,但電動車並非只是冰冷的數位科技堆疊,更不是簡單的在電腦下面裝上輪子就行,而是科技、工藝、設計和人因介面進一步的整合,即使有先進自動駕駛技術輔助,許多人仍然認為,車不僅是單純的代步工具,而是一種個人風格,也是生活方式。

起始於環保減碳理念,又因電池技術成長而突破,各大車廠無不卯足全力投入這個趨勢,但跟風者眾,遠見者少。

在豪華車品牌中最早投入電動車發展的 BMW,從十年前就開始研發電池與電動車,與其他傳統車廠相比,BMW 更是特立獨行,以原生電動車架構打造新世代電動車,毫不妥協。

BMW i 系列的大膽一搏

時光倒退十年前,BMW 是所有豪華車品牌中第一個下定決心成立電動車子品牌的車廠。

BMW i 在當時引起不少話題,因為風格前衛的純電動車 i3 直接就用全新平台開發,正因 BMW 認為未來城市移動的主角會是電動車,因此大膽推出這個跨世代作品。

隨後,BMW i8 油電跑車更是以流利的線條成為品牌新的象徵。從這兩輛車,我們可以清楚看見 BMW 不同的策略思維,他們的目標不只是滿足碳排法規, BMW 在做的是著眼未來。

今年,BMW i 也即將往前邁進一步,他們用累積了十年以上的電動車經驗,有別於其他豪華品牌的路線,透過全新平台打造電動 SAV iX 以及電動四門跑車 i4,準備大展拳腳。

▲ BMW iX 採用第五代 eDrive 科技,搭載容量為 111.5kWh 的電池,滿電續航里程高達 630 公里(WLTP),最大馬力可達 523 匹,零百加速僅需 4.6 秒。(Source:BMW)

採用全新平台打造的 iX,將 CFRP 碳纖維複合材質結合鋁合金材質打造車身,並導入全新第五代的 eDrvie 科技,將電動馬達、動力控制模組與變速系統整合為一個體積更小的單體,搭配能量密度更高的電池模組,以及對於環境友善不含稀土元素的電動馬達模組。其中 iX xDrive50 搭載容量為 111.5kWh 的電池,滿電續航里程高達 630 公里(WLTP),最大馬力可達 523 匹,零百加速僅需 4.6 秒。

▲ 作為品牌首款四門純電轎跑,BMW i4 一開始就為純電驅動系統設計出長軸距和寬輪距,大幅優化空氣力學,風阻係數僅有 0.24Cd。(Source:BMW)

BMW i4 eDrive40 搭載容量為 83.9kWh 的電池,滿電續航里程高達 590 公里;而 i4 M50的最大馬力可達 544 匹,零百加速只需 3.9 秒。

此外,針對駕駛輔助系統,BMW iX 搭載共 5 組攝影機、5 組雷達以及 12 組超音波感應系統,除了強化主動式定速巡航系統的敏銳度與適應性,更增添車輛轉向時偵測對向來車的功能、車道變換輔助系統、以及偵測車輛周圍自行車或是行人等功能,而其中 i4 更追加交通號誌辨識功能,讓強化主動式定速巡航系統的使用層面更廣、更具彈性。

以全新電動車身影登場的 BMW iX,全車皆以曲面俐落的線條設計,因此創造出僅有 0.25Cd 的風阻係數,而看見 BMW iX 的駕駛艙,第一個佔據你視線焦點的是什麼?是類似六角形的方向盤、一體成型的曲面中控螢幕,還是它造型前衛帥氣的一體式座椅?

▲ 全新 BMW iX 駕駛介面以駕駛為出發點,結合一體式曲面螢幕與 iDrive 8 操作介面,以更貼近駕駛的方式,營造出令人全然沉浸於座艙體驗,並以直覺且自然的方式操作。(Source:BMW)

在設計之初,原廠採用了與傳統汽車內裝不同的取向,創造出截然不同的風格。在維繫 BMW 原有駕駛導向設計的架構之下,以 12.3 吋搭配 14.9 吋觸控顯示幕構成了 iX 與 i4 座艙主軸,同時搭配全新 iDrvie 8 操作介面,以更簡明且結合圖像式的呈現,帶給使用者更容易上手也更人性化的使用邏輯。

另外,在 UWB 超寬頻技術的輔助之下,也讓 BMW 原有的手機數位鑰匙功能更上一階,只要車輛感應到車主身上帶有手機就能直接解鎖,不再需要把手機從口袋或包包取出感應門把。

▲ BMW iX 內裝中採用以天然橄欖葉鞣製的 Castanea 真皮和 100% 再生尼龍面料腳踏墊等天然與回收材質,展現其永續理念。(Source:BMW)

從車內的各項細節、採用橄欖葉萃取物鞣製而成的真皮內裝,到 iX 車門邊上的控制面板、中央扶手控制面板上的 iDrive 水晶觸控旋鈕,相較於許多電動車給人「堆疊科技」的突兀感,BMW iX 很適度的去調節了科技與豪華的比例,展現出傳統豪華車廠跨入電動車領域的另一種全新思維。

▲ BMW iX 在設計座椅之初便以北歐豪華家車為發想,在後座椅靠近車窗的部位,多了一塊斜的椅面,乘客可以更輕鬆的找出自己舒服的角度倚靠,確保舒適愜意。(Source:BMW)

今天、明天到永遠

儘管許多人還在爭論電動車究竟環保與否,但許多車廠都已經在各種方面努力,保時捷 Taycan 的製程達到碳中和,賓士在歐洲的充電網採用 100% 可再生能源,而 BMW 更是驚人,工廠內的資源回收比例已經高達 99%。

▲ BMW 的碳足跡表現。(Source:BMW)

新發表的 BMW iX 在製造過程中也大量使用綠色材料,包括二次鋁、橄欖葉、FSC 認證木材、天然橡膠,連塑膠都有 20% 採用回收塑膠製成。

目前 BMW 在全球所有工廠都採用 100% 綠能,更誇張的是,連 BMW 的電池供應商都必須要使用 100% 可再生能源,而且為了降低污染,BMW 甚至連電池原料都自行採購,再交付給電池廠組裝,以審核礦產來源。

有人會好奇,這麼龐大的汽車製造商,怎麼能做到 100% 綠能,其實 BMW 有許多聰明的辦法,其中一個例子是在德國萊比錫的工廠,他們不僅採用風力發電方式供電,更將 700 輛 BMW i3 的退役電池組成了一個龐大的儲電系統,我們以平均 25 kWh 來計算,等於是 一顆 17 MW 的超大電池,剛好可以儲存過剩電力,同時也增加了電池的生命週期。至於未來將生產 BMW iX 與 i4 的丁戈爾芬廠區,則是用水力發電的方式來供電,展現對於環境友善的重視。

▲ BMW 總代理汎德已經規劃年底起將陸續完成 14 座高速充電站的分布圖。(Source:汎德)

根據調查,台灣民眾有 51.6% 會在新購車時考慮電動車,他們看中的是電動車「環保低噪音」、「節省油錢支出」這兩個優點。而不願意購買電動車的消費者中,有將近六成有「里程焦慮」,他們擔心續航力以及充電站不足,因此駐足不前。

隨着 BMW iX 和 i4 今年底正式登台,BMW 已經規劃年底起將陸續完成 14 座高速充電站,功率最高可達 300 kW,以 BMW iX xDrive50 為例,車主僅需 10 分鐘即可補足行駛 150 公里所需電量。充電站不僅數量多,分佈方式更可環繞台灣全島,搭配兩款新車充沛的續航力,可以說解除了里程焦慮。

過去,電動車的定位似乎與傳統汽車不太一樣,反而比較像是大型玩具,由於組裝品質不佳,內裝缺乏質感,造就「豪華車價格買國民車品質」的觀感,讓不少消費者卻步。

但是以 BMW 從 i3、i8、i4 及 iX 的策略可以看出, BMW 一直以豪華車的標準來打造電動車,不僅在組裝品質上採用高標準,內裝設計與質感更是展現豪華品牌車款的獨有風範,將豪華與未來科技完美結合呈現給消費者。

隨著眾多豪華車品牌也相繼投入電動車,BMW 領先十年的電動車相關經驗,在這場競逐中顯得更加可貴,當別人還在堆疊科技時,BMW 已經在重新思考人與科技的關係,打造出更符合人性,又能體現個人風格的新產品。

(首圖來源:BM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