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力流失,矽谷科技新創邁向沉寂?

作者 | 發布日期 2021 年 11 月 17 日 7:45 | 分類 人力資源 , 新創 line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活力流失,矽谷科技新創邁向沉寂?


上一家誕生於矽谷並有世界影響力的創新公司是誰?筆者腦中的搜索雷達似乎遊走很久,最後才緩緩擠出幾家「老公司」:「Airbnb?Uber?Zoom?」

譽為全球創新之源的矽谷,從1960年代開始,似乎每隔十年都會誕生一批對全球產生深遠影響的創新公司:1970~1980年代的微軟、英特爾、蘋果,1990年代的Google、亞馬遜、Yahoo;20世紀初的Facebook、特斯拉;2010年前後的Airbnb、Uber等。

如今時間指針走到2021年,照矽谷創新規律,此時應有全新、有顛覆力的公司出現了。然而想到矽谷創新時,似乎仍只聚焦十年甚至二十年前誕生的公司,最多談論的還是蘋果、微軟、Facebook(現在的Meta)、亞馬遜等巨頭。Clubhouse等一些好不容易出現的新公司,新模式總是曇花一現,難以登上世界級舞台。

是誰按下矽谷的創新暫停鍵,又是什麼阻礙矽谷新巨頭誕生?本文試圖找尋答案。

失速的矽谷,邁向「中年」

「這幾年矽谷沒有以前熱鬧了。」最近矽谷記者線上聚會,大家不約而同有這樣感受。

回頭看5~6年前的矽谷,一邊是新創公司鼎盛發展,另一邊是大公司攻城掠地擴張。Uber、Airbnb、Pinterest等如日中天,爆炸性融資新聞一則接一則:Pinterest成立5年估值超116億美元,Airbnb成立5年估值超過250億美元,Uber單輪融資35億美元、成立5年估值破600億美元,Lyft半年內連融兩輪總額近20億美元、成立3年估值破50億美元……

(Source:Unsplash

大家都忙碌奔波於各家公司發表會和各孵化器RoadShow,甚至徹夜蹲在某家公司門口,生怕一不小心就錯過明日之星或頭條大新聞。

然而那波繁榮後,矽谷創業氛圍就開始冷卻。Pitchbook統計,2015~2017年兩年間,矽谷地區種子階段融資數量下降約40%,季均融資筆數從2015年1,500筆下降到2017年900筆,下降趨勢一直持續至今。雖然2020年美國整體風險投資規模仍創新高,但矽谷地區占比卻明顯降低,2021年甚至有可能降至20%以下。

也就是說,資金開始從矽谷逐漸流向美國其他地區。這種創業領域熱度下降趨勢,也從矽谷新增創業公司數量變化顯現。

Silicon Valley Indicators網站統計矽谷新增新創公司,從2000年開始,整個矽谷地區迎來長達約15年的創業繁榮期,每年新增公司數量節節攀升,並在2012~2015年前後達到高峰。之後創業公司數量急劇下滑延續至今,最近兩年創業公司數量更重新回到2000年水平線以下。

(Source:Silicon Valley Indicators)

隨著新公司減少,矽谷起源、世界瘋狂模仿和抄襲的模式也肉眼可見的減少。過去一直是創新領頭羊、眼高於頂的矽谷,甚至開始大量複製外來模式,試圖彎道超車。

盤點近幾年發展較快、規模較大的矽谷公司,從共享單車到外賣送餐、從行動支付到短影音,都是吸收矽谷外地區的模式,再本土化轉型和複製。Crunchbase及時更新的全球獨角獸榜單,截至2021年11月,估值前20名的公司,總部位於矽谷的只有Stripe、Instacart、Databricks、Chime,3家在美國其他城市,其餘13家來自中國、印度及歐洲。

如果回頭看2015年,獨角獸榜單前十名,矽谷公司就占了6名。這6名都是誰?Uber、Airbnb、Palantir、Snapchat、Pinterest、Dropbox。創新模式無不對世界產生深遠影響:全球各國掀起模仿Uber、Airbnb的熱潮、Snap閱後即焚席捲年輕群體,Pinterest瀑布流生活分享開闢全新社群戰場。

最近幾年,鮮有新創公司能複製Uber、Airbnb等爆發式融資和估值成長之路,大公司燒錢和擴張也越來越循序漸進甚至有跡可循。從2000年到2015年,經歷活力四射、鬥志昂揚的15年後,現在的矽谷,彷彿活力四射的青年慢慢步入中年──更穩定也少了激情。不禁想問,矽谷的創新活力為何消失?

科技巨頭「吞噬」矽谷

談論科技與創新時,一定離不開的是那幾家掌握話語權的科技巨頭。20年來,以蘋果、亞馬遜、Google、Facebook、微軟為代表的頭部科技公司,出手收購矽谷及整個美國數百家中小型創業公司,都遵循類似模式──先收購原本同業務的公司鞏固主導地位,然後長出觸角,收購新領域小公司以增加收入來源和包抄競爭對手。

近日《華盛頓郵報》對蘋果、Google、亞馬遜和Facebook四家科技巨頭的收購史做全面性統計,展現近20年來巨頭在科技領域的壓制性擴張。

蘋果從1988年第一次收購至今共完成消費硬體主業務線27次收購,其他業務領域收購96次,包括收購Siri開發成語音助理,收購Beats拓展Apple Music與Spotify競爭,收購健康監測公司Gliimpse布局健康業務等。

亞馬遜從1998年第一次收購至今,圖書、電子商務領域完成40次收購,其他業務領域完成71次收購。包括2012年開始收購Peritor、ClusterK等一系列雲端計算公司開啟第二業務增長,2017年以137億美元收購 Whole Foods布局線下零售業,2018年連續收購Echo、Blink、Eero等物聯網潛力企業,大舉進軍智慧家居。

最近兩年,亞馬遜還將觸角伸向媒體和遊戲(收購米高梅、Umbra 3D、Wondery)、健康(收購Health Navigator)和自動駕駛領域(收購Zoox),業務幾乎涵蓋生活各方面。

Google收購史更龐大,迄今完成搜尋、地圖、廣告業務81次收購,以及其他領域187次收購。鞏固搜尋引擎霸主地位後,Google每次華麗蛻變似乎都跟收購有關。

(Source:shutterstock)

如為了辦公工具領域與微軟競爭,Google收購Writerly和Tonic Systems,改成Google Docs和Google Slides,逐漸建構Google線上辦公生態。為了搶占影片廣告領域市場,Google在2007年以16億美元高價收購YouTube。為了護航自家硬體產品,2011年以123億美元高價收購Motorola行動技術。之後大肆布局人工智慧、雲端計算健康及自動駕駛等尖端領域,收購DeepMind、Fitbit、North等大量知名獨角獸。

社群巨頭Facebook如果單從收購數量看可能比不上幾位老大哥,但多次出手都是大手筆。先是2011年10億美元收購僅13名員工的Instagram,接著2013年以160億美元天價收購WhatsApp,搭建社群王國三頭馬車,登上全球社群之王寶座。

此後Facebook觸角伸向硬體與虛擬實境領域,以20億美元收購Oculus,並開始大量收購元宇宙概念相關中小型公司。今年10月Facebook正式改名Meta,全面轉型元宇宙,試圖率先搶占虛擬時代的市占率。

看巨頭收購史,大多數收購的都是擁有專利或巨大增長潛力的中小型企業,不乏很多曾在獨角獸榜上的「明日之星」。科技巨頭拋出有巨大吸引力的收購金額下,很少有創業公司能抵擋誘惑拒絕。

即便有些公司勇敢拒絕,也難逃脫被巨頭包抄的壓力。如Snapchat拒絕Facebook 30億美元收購提案,但Facebook很快就推出模仿Snapchat閱後即焚的功能,還在Instagram推出幾乎照抄Snap的Stories模式,很長一段時間嚴重打擊Snap發展。

(Source:Flickr/Perzonseo Webbyra CC BY 2.0)

此外,科技巨頭的大規模賦予無與倫比的抗風險能力,並靠「鈔能力」挖走大量人才。據統計,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矽谷地區大量中小型企業倒閉,但大型科技公司效益不降反升,規模最大的前15名科技公司2020年收入1.35兆美元,全球GDP排名第15。矽谷和舊金山61.9萬個科技工作,38%都受僱於15家最大科技公司。

對科技巨頭這種靠優勢建立壁壘、阻撓創新,近幾年美國監管機構也有察覺並採取行動,遏制科技巨頭壟斷成為美國兩黨的共識。2019年開始,美國國會和司法部啟動科技巨頭反壟斷調查。2020年10月,美國眾議院司法委員會發布長達450頁的《數位市場競爭狀況調查報告》,多方舉證展現科技巨頭如何阻礙行業良性競爭和科技創新。今年6月,美國國會眾議院公布五項法案草案,如果通過,科技巨頭未來收購路將十分困難,且可能面臨拆分公司。

儘管處於反壟斷的風口浪尖,巨頭的收購步伐絲毫沒有放緩。今年初以來,科技公司收購價值不到10億美元的新創企業數量再次創紀錄,比2000年同期高約40%。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調查人員表示,大型科技公司連續收購是「小精靈戰略」,獨立看每次收購似乎沒有重大影響,但數百次較小收購產生的集體效應將導致巨頭壟斷。

巨頭不斷將觸角向上下游延伸,打造生態同時也豎起高牆,留給創業者的空間越來越小。

流失的創新力量

科技巨頭壟斷的另一面,還有矽谷創業者的消失。創新之道在得人。任何創新模式產生,追根究柢都是人。然而全球最富有地區的矽谷,創新力量卻隨著財富增長逐漸消失。

「車庫文化」曾認為是矽谷精神的縮影,惠普、蘋果、微軟、Google、亞馬遜等一代又一代頂尖科技公司從車庫誕生並走向世界。坐落於Palo Alto安迪生大道的惠普車庫認證為「矽谷誕生地」,吸引萬千創業者、科技從業者朝聖。

▲ 惠普誕生的車庫。(Source:BrokenSphere, CC BY-SA 3.0, via Wikimedia Commons)

「車庫文化」代表創業者在沒錢、沒資源、沒員工的年代,因對未知世界的好奇和渴望,強大內驅動力下創造創新、努力拚搏的精神。當年Bill Hewlett和Dave Packard用僅有的538美元研製並組裝惠普第一台電子振盪器,賈伯斯東拼西湊1,300美元做出第一台蘋果電腦。

今天的矽谷科技公司員工平均年薪中位數超過12萬美元,公司福利待遇足以讓人衣食無憂。一邊是唾手可得的財富和安逸人生,一邊是充滿不確定性、九死一生的創業修羅場,如果是你,會做何選擇?

如今創業者想在矽谷創業,顯然需要比過去更多勇氣和魄力,不僅敢於拒絕高薪誘惑,還要在巨頭版圖下努力找尋生存空間。一窮二白的車庫時代一去不返,取而代之的是激流湧動的資本角逐。

▲ 矽谷各區工程師平均年薪。(Source:Daxx)

除此之外,矽谷節節攀升的創業成本也讓很多創業者望而卻步。近20年來,矽谷科技繁榮催生巨額財富,但同時也讓矽谷迅速成為全世界「最貴」地區。10月Joint Venture剛結束矽谷人才吸引力調查,71%受訪者認為現在矽谷的生活品質比5年前更差,56%表示考慮幾年內搬離矽谷。高昂的生活成本為主因。

對創業者來說,員工薪資、公司租金、營運成本變成矽谷創業繞不開的問題。想車庫創業,首先得有錢買得起車庫吧?但矽谷地區房價中位數已到140萬美元,對剛畢業、擁有最多創業想法的年輕創業者來說,這當然是天文數字。

即便是蘋果、亞馬遜、微軟等不缺錢的巨頭,近幾年也在矽谷飛升的營運成本下,將新增辦公室和招聘重心轉到成本更低的地區。

▲ 矽谷各區工程師平均年薪。(Source:Silicon Valley Poll 2021

創業者想在矽谷創業修羅場生存,除了卓越的創業想法,資金、人脈為最重要的武器。過去靠自己單槍匹馬殺出一條血路再難複製,需要奔波於各RoadShow和投資人,讓創業變複雜許多。

以上種種可看出,近年無論科技大環境還是創業者,矽谷創業生態發生很大轉變。即便如此,不可否認的是矽谷還是世界科技中心,聚集最多科技企業、最頂尖的風投機構和最優秀的人才。

每個時代都有英雄,科技更迭也需要時間沉澱。近年矽谷並非沒有優秀的創業公司出現,只是很多從大眾熟知的消費端轉向看不見的企業端,也有很多提前布局5G、人工智慧、虛擬實境、區塊鏈等尖端技術,等待奇點到來。

隨著市場競爭環境逐步更有規範,外界也期待很快看到下個矽谷超級巨星出現。

(本文由 品玩 授權轉載;首圖來源:Flickr/Patrick Nouhailler CC BY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