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年磨一劍,NASA 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終於在今晚順利搭乘亞利安 5 號運載火箭發射,27 分鐘後正式進入預定軌道。脫離火箭後,韋伯太空望遠鏡將在下個月前往距離地球 150 萬公里遠的最終目的地:日-地系統第二拉格朗日點,並準備執行它作為太空中最強大望遠鏡的一系列使命。
延宕數十年的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James Webb Space Telescope,JWST)是一架紅外線太空望遠鏡,發射前約 4 小時,亞利安 5 號運載火箭開始裝填 175 噸推進劑(150 噸液氧和 25 噸液氫),還有另外 15 噸推進劑裝進火箭上級。
台灣時間 2021 年 12 月 25 日聖誕節晚上 8 時 20 分,亞利安 5 號運載火箭點火升空,然而當地天氣不晴朗,雲層相當厚,火箭發射不到 30 秒就已不可見,不像 SpaceX 火箭發射之後還有許多鏡頭可以捕捉火箭引擎脫離、有效載荷佈署,NASA 直播開始後 30 秒就切進動畫示意,僅能從動畫中感受 2 枚固態輔助火箭分離、第一節脫離、第二節脫離等,以及從左下數字一瞥火箭確實逐漸攀升。

▲ 發射後約 2 分 21 秒,2 枚固態輔助火箭分離。(Source:NASA 直播截圖)
可以看見其他開直播追火箭的 youtuber 神情也相當緊張。

▲ 看不見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發射飛行過程,觀看者神情相當緊張。(Source:Everyday Astronaut 直播截圖)
發射後約 8 分 48 秒,第二節火箭脫離,酬載艙點火推進。
發射後 27 分 8 秒,NASA 動畫顯示韋伯太空望遠鏡順離脫離酬載艙、正式進入軌道,下一秒終於有真正鏡頭捕捉太空中的韋伯太空望遠鏡,NASA 現場爆發歡呼聲。

▲ 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確認正確釋放進入軌道。(Source:Everyday Astronaut 直播截圖)
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將尋找大爆炸後宇宙中形成的第一批恆星、星系發出之光芒,殘餘紅外線證據(宇宙微波背景輻射);研究星系形成和演化;調查恆星與行星系統的形成過程;研究行星系統與生命起源,期待它從太空中發回的第一張照片。
(首圖來源:NASA 直播截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