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於網路與線上交易普及加速擴大零工經濟規模,但打工者雖然有不受束縛的自由,但也承擔更不穩定、風險更高的生活。隨著找到好工作愈來愈不易,年輕人正在擴大零工勞動市場,特別是中國,去年調查估計,中國有四分之一勞動力是零工,今年調查顯示,甚至中國頂尖大學生畢業生也有高達一成在做網路零工。
據北京諮詢公司報告,中國有 9.86 億行動網路用戶、8.53 億行動支付用戶,為零工經濟創造溫床。去年估計中國約有 2 億零工,占中國全部勞動力近四分之一。但零工收入低,中國電商、外賣和叫車市場高度集中,龍頭企業囊括 80% 以上市場,但高債務、投資者壓力及上市計畫,使這些網路企業一直在壓榨勞工,如去年傳出滴滴出行向司機收取高達 50% 乘車費,美團等外賣應用程式採用嚴格演算法,減少外送員賺獎金的機會。
中國零工模式各式各樣,除了中國零工經濟核心的叫車、外賣和快遞,還有代駕、男朋友租賃計畫和跑腿服務。跑腿服務在一線城市特別蓬勃,原因是繁忙的工作和懶惰經濟,增加跑腿服務需求。手機安裝此類應用程式的用戶,超過 55% 是年齡 25~35 歲的男性消費者,大多住在大城市。
還有男友租賃服務。報告指出,由於中國年輕女性 30 多歲前結婚壓力很大,否則就會遭貼上剩女標籤,使男友租賃服務有市場需求。除了假期尋找臨時男朋友帶回家,大多數人只想找聊天的對象,省去交真正男友的各種麻煩。現在中國幾家咖啡館、商場和餐廳都有提供這種服務,用戶只要掃 QR code 付錢後,就可雇用帥哥看電影、購物和聊天。有些還提供會員服務。
甚至連頂尖大學生也在從事零工行業。據《彭博》報導,北京大學對全國 34 所大學進行的半年度調查顯示,去年企業聘用的畢業生比例比 2019 年下降 5.3 %,只有 32.1% ,等於七成畢業生選擇接受高等教育、創業、當自由工作者或零工,或繼續失業。其他調查顯示,2021 年每 6 名畢業生就有 1 人成為靈活就業者,包括臨時、兼職和隨叫隨到工作,以及自主就業。
中國一些頂尖大學中從事零工經濟的畢業生比例也高達一成。報導引述中國共青團官方報紙《中國青年報》報告稱,去年 7.01% 南京大學畢業生、7.57% 上海交通大學畢業生,和 11.9% 華東師範大學畢業生是零工。數據不僅反映中國數位經濟興起的結構性變化,也反映日益嚴峻的就業市場前景。
- China’s gig economy accounts for a quarter of its labor market: 3 gigs you probably never heard of
- Chinese Graduates Opt for Gig Work as Job Outlook Worsens
(首圖來源:Unsp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