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當「以太坊殺手」?年輕氣盛的 Solana 可能還欠歷練

作者 | 發布日期 2022 年 06 月 08 日 8:15 | 分類 加密貨幣 , 區塊鏈 Blockchain line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想當「以太坊殺手」?年輕氣盛的 Solana 可能還欠歷練


找到通往 Web3 的高速公路,是身在 Web2 的我們首要任務。Web3 生態體系區塊鏈就扮演重要「道路」角色:是走向 Web3 的基礎設施,也是整個 Web3 發展的基石。

底層公鏈為區塊鏈最原生、流量最大幹道,發展更直接影響人們前進的速度。自2009年區塊鏈誕生後,經過十餘年,底層公鏈發展到第三代:第一代始祖是比特幣,第二代代表是以太坊,第三代則以Solana、Avalanche等新公鏈為大宗。

為什麼公鏈需要換代,就用第一代比特幣當「主幹道」不行嗎?因比特幣不具擴展性,只是加密貨幣,而以太坊和之後公鏈才變成真正的Web3應用開發平台。比特幣就像一條坑坑窪窪不能通車的路,雖然不能走,但展現到達Web3的可能性。之後以太坊和其他公鏈則像能通車的路,路通了,各種車就能開起來,大家才能裝載各種材料工具、真正開始建設Web3。

過去以太坊為首個「通車」公鏈,占約七成以上Web3應用開發,是當之無愧的公鏈之王。但隨著以太坊交易效率和費用弊端浮現,催生出新公鏈,試圖在以太坊的基礎上最佳化路況,公鏈競爭也由此展開。

近兩年發展最猛、有「以太坊殺手」之稱的Solana就是備受關注的對象。Solana特別之處在於,為長期困擾區塊鏈的「三難困境」提出全新解決方法,Solana交易速度能達以太坊4千多倍,交易費用卻只要以太坊6萬分之一。

聽起來令人振奮,但身為年輕公鏈,Solana飽受質疑。從去年到今年,Solana連續多次超長時間當機,原因花樣百出,本來想靠超高性能占上風卻流失大量用戶,甚至冠上「當機鏈」之稱。接二連三的事故,大家開始懷疑Solana的創新機制其實沒有真正解決「三難困境」,只確保「效率」而犧牲「安全」。

創新共識機制,試圖打破「三難困境」

首先,什麼是區塊鏈的「三難困境」?

區塊鏈技術有「三元悖論」──即去中心化、安全性、可擴展性(效率)三者無法兼得。這理論最開始由以太坊創辦人Vitalik Buterin提出,不斷實踐後得到業界認可。

長期以來,很多區塊鏈都被迫要從三個特徵選兩個,大部分都犧牲「效率」,選擇「安全」和「去中心化」,以太坊也是一員。犧牲「效率」的後果就是當大量車子上路,塞車不可避免,大家移動速度會非常緩慢。

▲ 區塊鏈三難困境及代表。(Source:FINGO

根據統計,比特幣網路平均每秒處理5筆交易,以太坊是15筆,相比Web2應用,Visa支付網路每秒可處理近2萬筆交易、淘寶TPS(每秒事務數)達54萬,像以太坊這種處理速度顯然無法滿足大規模商用。

比特幣和以太坊之所以處理速度很慢,是因採用工作量證明(PoW)共識機制。區塊鏈系統節點各處分散,為了達成共識,必須設計制度維護系統運作順序並保證公平性。

以賽跑舉例,假設100個人分成10人一組比100公尺賽跑,有10組分數需記錄,但若由事先選定的人員負責很容易出現弊端,所以不如100人一起制定條件,選出大家都認同的人記分,每記錄一組就請他把結果發給所有人確認,大家再湊點錢給這個人當工資。這樣既達到去中心化,又能在所有人驗證下確保結果公正。

大家都認可的選拔條件就叫「共識機制」,比特幣和以太坊選人條件是照「工作量」制定,執行方式是規定一個隨機值,候選人只有透過大量窮舉計算才能找到這個隨機數,「勝出」獲得記帳權利,這不斷計算找尋隨機數的過程俗稱「挖礦」。

「工作量證明」的好處在於機制很安全,類似「多勞多得」也相對公平。但所有數據都要在所有節點備份一遍、區塊生成的間隔時間長,造成PoW算力浪費嚴重及交易效率低下等問題。

為了解決問題,不斷有人研究更新更有效率的共識機制,如「多錢多得」為特點的「權益證明機制」(PoS)、基於投票選舉的「股份授權證明機制」(DPOS)等,但都無法同時滿足中心化、安全性、可擴展性三大特性。

直到2017年Solana白皮書出現,提出以「權益證明機制」(PoS)+「歷史證明機制」(Proofof History)的新方法。「歷史證明機制」就是創建歷史紀錄的方法,證明某事件在特定時間點發生,減少全網路驗證時間。

之前無論PoW還是PoS機制,區塊鏈的時間戳完全同步。如100公尺賽跑,第一組比賽結束後,負責記錄的人需把比賽結果發給所有人驗證,驗證完再進行下一組比賽。但Solana建立全局可用時鐘,允許每個節點成本地的時間戳記。10組比賽會有10個不同時間的比賽結果,每個結果都有獨一無二的對應時間提供驗證。這讓數據更新及數據狀態處理不需等待整個區塊鏈網路同步,大大縮短等待時間、提高比賽效率。

Solana還採用塔式BFT演算法(Tower BFT)、海平面引擎(Sealevel)等技術減少消息傳遞延遲及並行處理智慧合約等,將平均新區塊出現時間壓縮至400毫秒。

(Source:Reddit)

新機制對區塊鏈的「效率」變化可說是革命性的,也完美「狙擊」以太坊。

交易效率看,Solana每秒最快執行6.5萬筆交易,以太坊約15筆;交易手續費方面,Solana平均交易費用為0.00025美元,以太鏈為15美元。目前所有底層公鏈,Solana可說都是速度最快、交易價格最低的平台。

(Source:Solana,下同)

備受矚目的公鏈新星,卻處於「不穩定」發展困境

Solana由兩位前高通高級工程師創建,最早版白皮書2017年就發表,2018年完成測試網開發。但Solana面世後,創新性歷史證明機制並沒有立刻激起大水花。

Solana真正「出圈」是2020年7月。全業界正經歷NFT、DeFi熱潮,大量交易在以太坊進行,交易塞車、手續費高昂的聲音也越來越大,導致一些DeFi項目外溢,不得不去找其他交易速度和性價比都更高的鏈上架商品和應用。

這時最大加密衍生品交易所之一的FTX突然宣布,要採用名不見經傳的Solana為底層公鏈,搭建去中心化交易所Serum。接著A16Z和Polychain也為Solana注入3.14億美元融資。地位有「幣圈詹姆斯」之稱的FTX CEO SamBankman-Fried之後還多次在公開場合稱讚Solana。

一時大量目光投向Solana,大家都好奇新公鏈到底是什麼來頭。憑著直擊以太坊痛點的高效率和低手續費,Solana迅速聲名鵲起。2020年11月,Solana首次舉行黑客松,邀請開發者使用並設立獎金,之後保持三個月一次黑客松,目前成功舉辦五屆。開發者註冊數量直線上升,從第一屆1千人增加到最高1.3萬人。

大量開發者湧入也讓Solana生態快速擴張,已有幾百個涵蓋NFT、支付、DeFi、遊戲、DAO等各種類型的專案。除了陸續與FTX、Coinbase、Robinhood等大平台合作,也出現一些如Saber、StepN等出圈的創業案。

▲ Solana的服務生態。

從2020年11月到2021年11月,Solana呈爆發式增長。鏈上鎖倉量(TVL)一度超過120億美元,排在公鏈第三位,僅次以太坊幣和安智能鏈。但Solana也不是一面倒好評。隨著用戶規模擴大,Solana網路的不穩定性,讓越來越多用戶喪失信心,選擇出逃。

去年9月,Solana首次當機超過17小時,當時Solana鏈所有應用都無法正常運轉,Solana的理由是驗證器記憶體不足;去年12月Solana再次故障,網路處理交易速度十分緩慢,事後原因是遭DDoS攻擊;今年1月Solana再次遭DDoS攻擊,導致全網路性能下降;1月底Solana當機超過30小時再創記錄,原因是大量交易引發嚴重負載;今年5月Solana再次當機7小時;6月2日,Solana又又又當機4.5小時……

對Solana持續當機,用戶自然忍不了。畢竟Solana專案大部分都是DeFi類,一旦長時間網路崩潰,對資產持有者和投資者都造成大量不可彌補的損失。

網路性能和穩定性不足,讓Solana最近在公鏈競爭敗下陣來。據Defi Llama 3日數據,Solana鏈TVL(總鎖倉價值)降至37.7億美元,從高點跌了七成以上,排名也跌到第五位。

雖然Solana自稱為解決區塊鏈「三難困境」找到方法,但除了「效率」有突破性進展,Solana似乎並不能保障「安全」。目前以太坊依然以679.5億鎖倉量遙遙領先其他公鏈。雖然Solana曾被譽為「以太坊殺手」,但從表現看,仍不能撼動以太坊的地位。

(本文由 品玩 授權轉載;首圖來源:Solana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