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積電、鴻海推動台灣電子業強大,日本報告卻點出長期問題

作者 | 發布日期 2022 年 07 月 06 日 15:13 | 分類 半導體 , 國際觀察 line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台積電、鴻海推動台灣電子業強大,日本報告卻點出長期問題


日本新研究顯示,以台灣看,企業是推動研究和開發的一大動力,也是台灣電子業如此有競爭力的原因,但因基礎研究資源有限,長遠來說對台灣構成威脅。

日本科技廳 6 月發表研究報告,調查在總統蔡英文領導下台灣創新與研究趨勢,以及技術整體可往哪個方向改進。

研究發現,2020 年台灣全國研發支出為 7,187 億元,企業占 82.5%,美國、中國和日本等主要經濟體的數字近 70%。這些企業研發支出中,76.7% 與電子、電腦等電子零件有關,台積電、鴻海這類大公司是台灣研究的主要推動力。

研究還指出,台灣專利權等技術貿易平衡,多年來有改善。台灣技術淨進口從 2015 年約 1,600 億元縮減至 2017 年約 788 億元,且將繼續下降趨勢。

研究作者、台灣野村總研 Yoshikuni Tazaki 指出,台灣製造商獲得更好技術,所以支付美國的權利金逐漸減少。然而台灣未來科學發展的基礎研究,數據卻沒有太亮眼。

台灣 2020 年整體研發支出,7% 用於基礎研究,數字雖比長期維持略高於 5% 的中國高,但與美國、日本、歐洲等工業化國家約 20% 比起來低非常多。

Tazaki 認為,這顯現台灣典型優先考慮眼前利益的傾向,如果從維持中長期國際競爭力來看,表現令人擔憂。雖然蔡英文政府 2016 年目標將基礎研究支出提高到 10%,但進展不大。

全球歷經晶片荒後,人們發現生產過度集中一個地方相當不安全,報告也強調,台積電雖成為全球科技產業基礎設施的一部分,但若這些公司失去自身研發的投資資金,身為基礎設施的角色將面臨風險。

(首圖來源:shutterst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