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那麼嚴重,學者澄清阿茲海默症研究造假對既有研究影響不大

作者 | 發布日期 2022 年 07 月 28 日 15:39 | 分類 生物科技 , 醫療科技 line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沒那麼嚴重,學者澄清阿茲海默症研究造假對既有研究影響不大


近日科學界爆出 2006 年《Nature》期刊的研究可能造假,主題是阿茲海默症成因之一的類澱粉蛋白,引起全球關注,台灣科技媒體中心 27 日舉辦記者會邀請專家說明,兩位專家皆表示即使研究確認造假,對現有研究影響也不大。

▲ SMC 邀請專家舉辦阿茲海默症研究造假線上說明記者會。(Source:SMC)

台灣科技媒體中心(SMC)27 日邀請中央研究院基因體研究中心陳韻如研究員,以及陽明交通大學腦科學研究所鄭菡若副教授,針對這起阿茲海默症研究造假事件舉辦線上記者會說明。

類澱粉蛋白致病假說早在 1992 年即形成共識

陳韻如指出,1992 年科學界就建立 Aβ(Amyloid-β)類澱粉蛋白堆積,會造成阿茲海默症的假說,比 2006 年這篇疑似造假、明尼蘇達大學雙城分校神經科學家萊斯內(Sylvain Lesné)領銜發表的論文早了 14 年。

但在 2000 年代初期,科學界主要困難是找不出哪種 β 類澱粉蛋白單體組成的「寡聚體」(Oligomer)造成大腦認知退化。

指控造假的論文主題為「Aβ*56」特定結構

鄭菡若表示,雖然這篇論文當年屬於重量級研究,因為實驗結果強調「Aβ*56」結構,就是造成阿茲海默症的主因。

但好實驗結果,應至少有一定比例的人能得到一樣結果,不過這篇論文發表後,各國眾多團隊,包括阿茲海默症權威之一哈佛大學賽爾科教授(Dannis Selkoe)等,皆無法重現萊斯內的研究結果。

此外後續更多研究發現,其他種類 Aβ 結構也有一定致病性,因此學界就較少人專門研究 Aβ*56,近十年來僅 20~30 篇 Aβ*56 相關論文,若不是這起事件爆發,Aβ*56 的存在幾乎被學界遺忘。

本次研究造假案,主要是影響近年專注 Aβ*56 的研究者,可能都是白費工夫。

阿茲海默症成因並非只有類澱粉蛋白

臺北榮總失智症治療及研究中心王培寧主任表示,阿茲海默症是許多因素造成,並非單純只有類澱粉蛋白。

除了「類澱粉蛋白假說」,tau 蛋白、發炎反應、血管因素、代謝改變、氧化壓力、粒線體、微量元素等許多因素交織,才會對腦部造成持續且嚴重的破壞。

近年由於許多針對類澱粉蛋白假說發展的藥物,臨床效果都不理想,所以藥物發展也早朝多方發展。目前進入阿茲海默症第三期臨床試驗(上巿前最後臨床試驗)的藥物,抗類澱粉機轉相關只占 29%,還有其他抗病機轉如抗 tau 蛋白、抗氧化、抗發炎藥物都在試驗中。

鄭菡若並表示,目前國內治療阿茲海默症的藥物,以減緩神經發炎、減少類澱粉蛋白堆積等為主,並沒有特別針對 Aβ*56 的藥物。

雖然這起研究造假事件,對現有阿茲海默症研究影響有限,但與會專家皆表示,造假事件若經過調查為真,對發表學者、整個團隊與代表的學術機構聲譽,都會造成毀滅性打擊。

此外也可能增加患者及家屬就醫時不必要的疑慮和擔憂,這也是全球學界對學術倫理如此重視的原因,也是國內所有相關學者擔心和必須澄清造假案件的驅動力。

(首圖來源:shutterst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