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疫情帶來消費模式改變,物流也出現新服務商機!在台成立滿一年的新創物流 Pickupp,以隔日到貨、配送率 98% 精準管理,積極走出雙北,串聯香港、大馬等海外市場。
「我們的要求就是隔日到貨,配送率98%以上,即使去年疫情期間,全台物流大塞車,但我們在雙北地區的隔日到貨配送率還是超過九成!」說這句話的是Pickupp聯合創辦人暨執行長彭子楓。很難想像,這家進軍台灣剛滿一年的新創物流,究竟是怎麼做到的?
原來,有別於傳統物流業者自建車隊的「重資產模式」,2016年香港成立的Pickupp,透過大數據平台管理,媒合各種運具夥伴,包括小型物流配送車隊、機車外送員,甚至地狹人稠的香港還有靠雙腳走路送貨的配送員,這套「人人都能當配送員」的新商業模式,也滿足買方快速到貨需求,以這商業模式成功在台複製。
Pickupp全新商業模式早就吸引國際資金目光,不僅短短13個月內獲三次融資,去年底再獲3,700萬美元,約新台幣10億元B輪融資。除了再獲香港怡和集團資金挹注,其他投資人包括國泰創投、PChome、DRIVE Catalyst(遠東集團旗下創投機構)以及太古地產等共同參與,截至去年底Pickupp估值約1.5億美元。
▲ Pickupp聯合創辦人暨行政總裁彭子楓。
「人人都能當配送員」每季成長超過50%
除了受投資人青睞,Pickupp進軍台灣市場才剛一年,也交出亮眼成績,今年不僅訂單量與營業額每季成長幅度雙雙超過50%,且自第三季開始,Pickupp單季營收突破千萬門檻,預計明年營業額突破億元大關。
台灣是Pickupp第四站,這種新物流服務早在香港、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地提供,並服務超過2.4萬家跨國公司、物流巨頭、零售和電商等企業,配送夥伴達16萬名。
但國內物流市場成熟,包括新竹物流、嘉里大榮、黑貓與宅配通四大物流宅配市占超過七成。Pickupp如何快速打進台灣市場?彭子楓解釋,過去物流1.0時代,透過區域倉儲系統,層層分揀配送,運送成本最低,但效率最差;到了物流2.0時代,開始出現餐飲外送平台,效率很高,但運送成本也相對昂貴,「所以有沒有可能兩者之間想出既有效率,又相對便宜的物流服務?Pickupp因此誕生。」
「但首要條件就是找到配送夥伴,除了主動出擊找上小型物流車隊,我們也歡迎機車配送員加入行列。」彭子楓分析,Pickupp強項在大數據平台,能快速媒合配送需求,剛好台灣有不少小型物流車隊面臨數位轉型考驗,與Pickupp合作免去系統建置煩惱,還能穩定客源;其次則是一般外送平台配送員,每天三餐配送高峰外,可低峰期加入配送服務,目前台灣雙北地區配送夥伴突破萬名規模。
(作者:黃阡阡;全文未完,完整內容請見《今周刊》;首圖來源:Picku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