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很少提及 iPhone 硬體具體型號,通常只說規格,不只如此,官網細節、供應商也保持低調,很少主動說螢幕、相機等關鍵元件是哪個廠商產品。在蘋果眼中,公開枝微末節並不會提升用戶體驗,產品描述只注重如何提升「用戶體驗」。
蘋果也會用通俗詞彙說明新型號硬體特性。視網膜螢幕、仿生晶片及全天候顯示等。這麼做大概造成三個結果。一是普通用戶只記得蘋果,甚至會有蘋果「獨享」新技術的錯覺。二是激起好奇心,許多民間機構如 iFixit,就是拆機解密到底用了什麼硬體出名。三是除了蘋果的廠商,開始著重宣傳新硬體首發,言外之意就是影射「超越蘋果」。
蘋果 iPhone 硬體幾乎來自業界頂級廠商,不過蘋果當然是客製版,其他廠商很難超越。另一陣營標榜或搶首發更像行銷手段,談資背後對「用戶體驗」並不一定有更佳成效。
以前蘋果隱藏硬體細節的三個結果,隨著廠商越來越理解高階化後悄悄改變。
蘋果鬆口,iPhone 用了十幾年 SONY 感測器
今年的蘋果,一波三折。因定位混亂和過渡期,iPad 產品線與 iPadOS 飽受爭議,吃盡製程紅利後,M2 表現並沒有 M1 震撼,同時年底 M2 Pro、M2 Ultra 也因主客觀原因延期。準備年底力挽狂瀾的 iPhone 14 系列也銷量不佳(和蘋果自己比)。高層人事也有不少變動,或許可能會大大影響蘋果產品線規劃與設計。
種種變數加上臨近年底,蘋果也延後 MacBook Pro 更新,庫克更抽空飛一趟日本供應商,套一下關係,繼續深入合作。拜訪 SONY 熊本工廠期間,庫克也推文表示蘋果與 SONY 合作十多年,一起為 iPhone 創造世界領先的相機感測器。這是 iPhone 上市十幾年來,第一次公開承認是用 SONY 圖像感測器。以前蘋果只在官網列出畫素、光圈和焦距以及相機功能介紹,感測器品牌和型號隻字不提。 iFixit 和一些外媒拆解後確認 iPhone 就是用 SONY 感測器。 甚至 iPhone 6 還用了兩種型號。
We’ve been partnering with Sony for over a decade to create the world’s leading camera sensors for iPhone. Thanks to Ken and everyone on the team for showing me around the cutting-edge facility in Kumamoto today. pic.twitter.com/462SEkUbhi
— Tim Cook (@tim_cook) December 13, 2022
蘋果隱藏型號,似乎也保留混用硬體。參觀 SONY 工廠時,日經亞洲表示,蘋果與 SONY 應該會一起為接下來 iPhone 相機搭配全新感測器,捕捉更多光線,曝光效果更好。
庫克說破有種為下一代 iPhone 預熱的意圖,另一方面來說也是揭示,對關鍵元件大供應商,蘋果並非「拿來主義」,而是一起合作,製造更厲害的產品。結果可以是更佳成像,也是更佳使用體驗,甚至解決痛點的功能。
SONY 新型號感測器並不是 iPhone 專用,也會供貨給其他廠商,當然也有 Android 廠商。
Great to visit with the team at Inoue, a family-run business that’s been operating in Fukui for over 70 years. They are bringing together traditional craftsmanship with state-of-the-art manufacturing to weave stunning Apple Watch bands. pic.twitter.com/wzWrwTOkpl
— Tim Cook (@tim_cook) December 16, 2022
▲ 不只 SONY,庫克還參觀 Apple Watch Ultra 錶帶工廠。
與其他廠商共用相同型號,並不能直接認為蘋果被追上或到轉折點。從 iPhone 發表到現在,蘋果優勢不是更高規格硬體,而是軟體如何把硬體優勢以獨特形式發揮出來。一些新特性,蘋果更常是後來者,對用戶體驗有獨特理解以「後發制人」。
常年注重軟體體驗,不在「首發」「獨享」硬體,我們會把這些獨特體驗與品牌掛鉤,潛移默化下,讓蘋果的地位更特殊。
Android 廠商:搶了十幾年 SONY 首發,以後可以不用提了
「高階化」是近年不少 Android 廠商試圖做的事。開始思路也較簡單,想高階必先堆料,專注技術細節。
這樣有一定效果,如 Android 廠商高功率快充技術,的確改變使用者的充電習慣。同時對高性能積熱問題,也在有限空間增加超量均熱板。但搶首發或獨占期依舊在,宣傳過程仍會標榜感測器型號或螢幕特性等。相較數十年如一日,許多功能詞彙自成一派的蘋果,Android 廠商短時間內似乎更需要行業背書。
三星螢幕、SONY 感測器等同為大品牌的供應商,以及 DisplayMate+、DxO Mark 等機構認證,逐步成為 Android 廠商想短時間內「追上」iPhone 的常態手法。但對消費者來說,大力宣傳最終留下的不過是三星、SONY 等大品牌印象,而非「用戶體驗」,對 Android 產品品牌力作用不大,反更像「拿來主義」,非自有獨特性。
隨著硬體型號逐步成為公開祕密,高階化也不再是堆料。高階化奮鬥幾年後,Android 廠商似乎明白兩件事,一是要注重使用「體驗」,而不是一味追求首發,二是注重研發,不是晶片就是人無我有的新功能特性。
即便用同一款 SONY CMOS,但與不同光學廠商聯姻,色彩取向不同,加上直出影像調整也有追求。可說不少 Android 廠商幾乎都開始追求各自審美,而非照傳統的演算法產生圖像。
且晶片業雖然僅近幾年才開始,但電源晶片、NPU、ISP 等都有硬體與軟體合作趨勢,各品牌護城河逐步建立。最近小米 13 系列和 vivo X90 系列,對影像系統很少扣硬體參數及技術細節等較深奧的部分,而是注重焦段選擇、鏡頭新功能,以及直出色調。
現在說一眾 Android 廠商高階化是否「成功」還為時尚早,但經過「堆料」後,不再追求硬體參數,而是追求更高層的「用戶體驗」,方向就對了。有趣的是,庫克推文參觀 SONY 熊本工廠後,許多外媒都表示已是「計算攝影」時代,硬體細節不再重要。
計算攝影概念廣為人知前,Google 也用外星演算法彌補硬體劣勢,也造就「最強單鏡頭」傳說。但隨著手機影像系統全面化,曾著重演算法的 Google 也在 Pixel 加入多枚鏡頭,「不注重」感測器的 iPhone 也公開說與 SONY 合作。一向大方公開硬體規格的 Android 也開始逐步略去具體參數,以「通俗易懂」說法表達用戶體驗有多少提升。
體驗異同也與品牌直接掛鉤,並成為品牌的名片和標籤,硬體細節可能最終回歸到 iFixit 這種偏技術的媒體,不再成為談資。從高階化逐步轉變,或許是能漸漸追上 iPhone 的開端。
文章看完覺得有幫助,何不給我們一個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