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 年開始,比爾蓋茲每年都會在 Reddit 開一篇 Ask Me Anything(問我任何事)專文,回答全世界網友的問題。
比爾蓋茲很喜歡這種互動方式,他認為網友不假修飾的問題很能代表當下人們關注的事物,他也能馬上說出自己的看法,與網友討論交流。2023 年最新 Ask Me Anything 討論串,比爾蓋茲就被問他 2000 年說過的話:
人們高估 5 年後的網路世界,又低估 10 年後的網路世界。
網友問他,還有大型技術處於類似的轉變階段嗎?
比爾蓋茲的答案是:人工智慧。
人工智慧最重要。我不認為 Web3 有那麼重要,或說元宇宙不具革命性,但人工智慧更具革命性。
對現在當紅炸子雞聊天機器人 ChatGPT,比爾蓋茲也簡單評論:
ChatGPT 讓我們窺見未來。
顛覆當下
想大標時筆者糾結很久要用「它」、「他」還是「她」。以前聊到人工智慧,都會毫不猶豫用「它」代稱,但能理解並運用人類自然語言的 ChatGPT,很難想到是冷冰冰的機器,簡單來說,ChatGPT 很像人。
人工智慧大概是人們這幾年討論話題最接近未來的科技領域。過去一年,人工智慧生產內容(AI Generated Content,AIGC)以超快速度顛覆人們對 AI 畫畫、AI 寫作的想像,Stable Diffusion、ChatGPT 等 AI 產品出現,就像巨石投入平靜的池塘濺起巨大水花。
也定義為未來技術的 5G 還在等待超級應用誕生;自動駕駛還在 L3 苦苦探索;開始吸睛的元宇宙,現在連大門都還沒找到。當柯潔敗給 AlphaGO,可能覺得這只不過是窮舉法的勝利,只要餵 AI 夠多電和算力,遲早會用窮舉法攻破任何有解的問題。當小冰出詩集,可能會覺得只是成千上萬文字找到最符合人類閱讀邏輯的排列組合,和隨機組合的拼貼詩沒什麼差別,同樣獵奇、新穎但空洞。
這些 AI 應用都離我們生活太遠。大多數時間 AI 只是活在雲端的工具,或手機一問三不知的語音助理,幾乎不會引起人們注意,更別說激起恐懼感,直到 ChatGPT 出現。2022 年 11 月,ChatGPT 一發表便傳遍網路世界,僅 5 天便獲百萬使用者,40 天內日活躍用戶超過千萬,如此誇張增長速度連頭號社群媒體 Instagram 都難望其項背。
一開始,人們只是想看看這個聊天機器人會鬧哪些笑話,但很快就發現不對勁:ChatGPT 不僅用人類的語氣聊天,還會根據需求寫出小說、劇本、歌曲,甚至還會寫企劃、填假單、擬講稿,只要與文字相關,它都能回答。
原本看好戲的人紛紛感到震驚,但很快驚訝之情轉成對陌生事物的恐懼,因大眾想像 AI 應只對人類需求有反應,不該有自己的想法。能從隻字片語理解人類需求,並自己創作的 ChatGPT 打破刻板印象,讓 AI 一詞更陌生,這種失控感讓人產生恐懼。
ChatGPT 的基礎模型 GPT-3.5,前身為 OpenAI 2020 年發表的 GPT-3 自然語言模型。當初 GPT-3 也短暫紅過,人們嘗試用它寫程式、文章、做搜尋引擎回答問題,GPT-3 都能勝任,雖然真實性和準確度還不夠。AI 產生文字熱潮未維持太久,除了作家等文字工作者和工程師,沒多少人願意花時間嘗試用 GPT-3 API 創作回饋,使其束之高閣。
此時 AI 文字產生技術就像 iPhone 4 之前的智慧手機,出生了但不好用,只是菁英分子的工具,普羅大眾的玩具;ChatGPT 就是改變局面的 iPhone 4,解決 AI 到大眾生活的「最後一哩路」。ChatGPT 將繁瑣原理、服務都藏到聊天框背後,人們只要聊聊天就能使用 AI,以最簡單、最符合人類行動邏輯的方式將 AI 使用門檻降到最低。當人人都能用 AI 產生文字,AI 生產效益就會質變。
別再問 AI 能做什麼
如果 ChatGPT 某天當機,第一個崩潰的可能是美國房地產仲介。外媒報導,一些美國房地產公司開始使用 ChatGPT 寫物件資訊,只需輸入幾個關鍵詞,文情並茂的物件介紹幾秒就能完成。對房仲來說,不同社群媒體的物件介紹風格不同,是很重要的工作,過去寫物件介紹就要花個幾小時,現在只要幾分鐘就能完成刊登。出乎意料的是,AI 介紹文的引流效果甚至比人寫的還好。
邁阿密房仲 Frank Trelles 接受《CNN》訪問時表示,他試用 ChatGPT 寫介紹文一登出就有人詢問,且很快達成交易,因此如果 OpenAI 要收費,他也非常樂意掏錢,一些房仲甚至稱無法想像沒有 ChatGPT 要怎麼工作。
ChatGPT 或許還寫不出魯迅、海明威那種震撼心靈的文字,但撰寫房地產介紹、起草制式合約等公式化、重複性高的文書可是得心應手,且「平凡」的文字才是大多數。除了「市井街頭」,ChatGPT 也活躍於各大公司。不久前亞馬遜高級法律顧問曾警告員工,不能與 ChatGPT 分享公司機密,工作時謹慎使用 ChatGPT。因 ChatGPT 在亞馬遜非常流行,某些員工還用來回答面試問題、寫程式、編寫培訓材料,並稱 ChatGPT 有「10 倍生產力」。
亞馬遜律師認為,OpenAI 並沒有明確隱私保護條例,員工輸入內容很可能成為 AI 學習材料,並考慮到微軟有投資 OpenAI,亞馬遜需更保護自家機密資料。亞馬遜已做了保護措施,當員工使用 ChatGPT 時會有警告彈出視窗,提醒員工可能洩漏機密。當然大部分員工不關心這個,只在意 AI 到底能將幫忙工作多少,並嘗試模仿 ChatGPT 開發類似服務。
《愛范兒》也有同事試用 ChatGPT 後對工作有新看法。企劃把專案關鍵詞敲入 ChatGPT 聊天框,不到 1 分鐘就得到熬個幾夜才能生出來的企劃案,如此高效讓他覺得可怕。主修計算機的實習生則認為 ChatGPT 是非常好的文案老師,理科人如他不擅長咬文嚼字,利用 ChatGPT 就可把抽象想法化成文字,省下大量時間。
可見比 AI 發展速度更快的是人類看待新事物的轉變速度。短短兩個月,人們就從驚奇、恐懼走出,開始期待並試圖掌控這神奇的力量,AI 成為新工具。對應歷史,ChatGPT 之於 AI 大概等於 ABC 計算機(第一台電腦)誕生、富蘭克林用風箏發現電力、原始人第一次用火。
請合理使用工具
網路讓每人短時間了解陌生領域,但 ChatGPT 更讓人短時間內「偽裝」成陌生領域大師。即使對生物學一竅不通,也可用 ChatGPT 寫出「光譜學研究手性分子」論文。ChatGPT 會搜尋網路,快速篩選與關鍵詞相關內容,據論文寫作規則排成結構工整、條理清晰的文章,只要不細究正確性,蒙混過關完全夠用。
同理也可用 ChatGPT 編寫新政策的解讀、新行業分析報告……後 AI 文本時代,文章品質與個人能力逐漸脫鉤,這是新聞等媒體業討論已久的危機,新聞工作者已在想方法改變對付這股趨勢。但科技新聞網站 CNET 嘗試用 ChatGPT 寫整篇報導,ChatGPT 學習內容都取自網路,當然會留下別篇文章的「學習痕跡」,導致 CNET 陷入剽竊爭議。
該如何安全合理使用 AI 工具,成了需關注的下個問題。
倫敦政經學院 Charlie Beckett 教授認為,目前大量新聞都可自動化生產,獨創性和創造力並不屬於新聞業,新聞從業者應積極探索新技術幫助提高生產效率。照他設想,未來會有大批低技術新聞從業者被淘汰,大量新聞由 AI 編寫,AI 就像耕田的牛,人類只需拉著牛掌控方向就好。
但問題也跟著出現:當 AI 寫的文章出現事實性錯誤或有剽竊嫌疑時,誰要負責? 當詢問 AI 的隱私資訊因語言學習遭洩漏,誰能彌補失誤?現在都沒有答案。
如比爾蓋茲早期對網路的評價,我們不能高估 AI 發展程度,雖不會埋葬某行業,也不會創造新行業,但不能忽視 AI 的長期成長,它像催化劑,行業出現結構轉型時,AI 會加速轉變過程,無論繁榮還是衰退。一旦人們無法適應 AI 時代新工具、新應用,就會被歷史巨輪輾過,就像馬伕被司機取代。
身為 OpenAI 主投資者,微軟打算將 ChatGPT 等 AI 工具放入自家產品。以微軟客戶管理軟體 Viva Sales 為例,內建 GPT-3.5 模型,Viva Sales 就可據客戶紀錄、來往信件自動產生個人化文本、定價資訊和促銷資訊信件,可取代部分行銷人員工作。微軟也會有更多 AI 應用現身 Office 辦公軟體、Outlook 信箱、Bing 搜尋引擎等產品。這些軟體更新可能更會改變人們工作方式。
ChatGPT 拉開科技新篇的序幕,如果仍未感覺任何波動,《流浪地球》電影台詞這麼說:
最初,沒人在意這場變革,直到變革和每人息息相關。
(本文由 愛范兒 授權轉載;首圖來源:shutterst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