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 C 肝感染率 2.2% 高於鄰國!後疫情時代治療人數年減近 2 成

作者 | 發布日期 2023 年 02 月 15 日 16:37 | 分類 國際觀察 , 生物科技 , 醫療科技 line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台灣 C 肝感染率 2.2% 高於鄰國!後疫情時代治療人數年減近 2 成


亞太肝臟研究學會(APASL)今日舉辦亞洲消除 C 肝政策論壇,會中談到年會地主國台灣 C 肝感染率為 2.2%,大幅高於鄰近國家的不到 1%,並因為新冠疫情流行三年,導致病人治療數量大幅下降 2 成,若要達到 2025 年 C 肝消除的目標,必須重啟篩檢與防治能量。

根據 2019 年世界衛生組織(WHO)數據統計,全球 C 型肝炎感染人數預估尚有 5,800 萬人,其中亞洲地區感染人數高達 2,000 萬人,原本 WHO 設定 2030 年前要全面消除 C 型肝炎,但因為新冠全球大流行三年,導致C肝根除計畫延宕。

台灣的 C 肝感染率為 2.2%,大幅高於鄰近國家的不到1%,肝硬化、肝癌為台灣嚴重國病之一,因此台灣訂定 2025 年消除 C 肝超越世衛的決心,但因為新冠疫情打亂腳步,病人治療數量大幅下降 2 成,每個月治療人數不到 1,400 人,台灣若要在 2025 年達標,每月治療人數需提升到 2,000 人。

台大醫院副院長、亞太肝臟研究學會指導委員會(Steering Committee)委員高嘉宏表示,政府擬定 C 肝政策白皮書、設立 C 肝辦公室以來,積極擴大篩檢量能、降低治療門檻障礙、提高醫療服務可近性及跨科整合、推動高風險族群 C 肝防治與加強民眾 C 肝識能。

高嘉宏指出,台灣現在必須趁著疫情趨緩急起直追,重啟篩檢與防治能量,因為醫院內的病患已經都治療得差不多,接下來就是要找到散布在社區當中,以及非腸胃專科手上潛在未診斷的患者,加速找出潛在患者,同時提高全民病識感。

中山大學副校長余明隆解釋,潛在患者除了居住 C 肝高盛行區,還包括曾有高風險行為如靜脈毒癮、不安全性行為、刺青或早年接受未消毒器具進行醫療處置者,由於 C 肝病毒除引起肝炎、肝硬化、肝癌,還會造成肝外病變如糖尿病、慢性腎病、心血管疾病及非肝臟癌症如淋巴癌等,因此這三大慢性病患都應積極篩檢。

過去僅大醫院胃腸科醫師可治療 C 肝,政府為擴大篩治能量,各級醫院與基層診所醫師,只要非中醫、牙醫有治療意願皆可參加,並為強化跨科篩治,今年 C 肝更將納入醫院評鑑指標,有利於推動醫療系統院內消除。

今年 2 月 1 日起,健保署放寬,凡未曾治療的 C 肝病人,首次接受健保給付的 C 肝全口服新藥,得免驗病毒基因型,大幅縮短病患診斷時間,至於肝硬化、藥癮、HIV 等病人仍建議檢驗,一旦確診就馬上開始用藥,用藥後 2~3 個月可達 98% 以上的治癒率。

高嘉宏以俗稱洗腎的血液透析患者為例,患者在固定透析單位就診,一經確診,隨即用藥治療,目前台灣該族群 C 肝幾乎已達根除,未來若從醫院到診所都能把清除 C 肝患者作為使命,台灣就能齊心邁向 C 肝清除的最後一哩路。

(首圖來源:亞太肝臟研究學會)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