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自己永遠 18 歲不再是錯?除了實際年齡,科學家發現「新年齡」分類

作者 | 發布日期 2023 年 04 月 22 日 10:00 | 分類 生物科技 line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說自己永遠 18 歲不再是錯?除了實際年齡,科學家發現「新年齡」分類


「我永遠 18 歲!」許多人喜歡開這玩笑,但科學家發現,這很可能不是癡人說夢。

BBC報導,西班牙專精血液疾病研究的JCL研究機構所長埃斯特勒(Manel Esteller)表示,年齡有兩種,一種是我們常說的「實際年齡」(chronological age),也就是從出生開始算的年齡。另一種是「生物年齡」(biological age),指的是細胞的年齡,能反映身體狀況。

雖然現在已有量測「身體年齡」的方法,但主要根據基礎代謝率換算,相對不精細。JCL等研究機構近年所做的,是發展一門新科學,重新定義年齡,更準確衡量身體健康。

為什麼要這麼做?好處是藉更精準的年齡測量,知道人的狀況後,就能進一步透過藥物、飲食等療法,減少老年人突然快速退化現象。

哈佛醫學院生物倫理學中心整理相關研究,顯示生物年齡的確比實際年齡更能預測晚年死亡率。《國立癌症研究所雜誌》2019年研究指出,生物年齡預測疾病風險效果更佳,女性生物年齡如果比實際年齡大5歲,罹患乳腺癌的風險增加15%。

埃斯特勒說明,即便一個人現實50歲,細胞年齡不見得是50歲,可能是40或60歲。

依據細胞有沒有認真工作,可判斷細胞較年輕或較老。細胞之所以老化,主要是細胞生活時不斷承受壓力與傷害,導致修復機制完全破壞,最終導致真的變老。

這種科學論點的重點在於,人的確可以透過行動和習慣,維持細胞修復機制、延緩老化,不再只是做個心安。

而目前研究建議是怎麼做?美國健康資訊網站Verywell指出,久坐生活型態須避免,應要多運動。

「運動就像為身體和大腦更換潤滑油和過濾器。」伊利諾伊大學芝加哥分校流行病學和生物統計學教授奧爾尚斯基(S. Jay Olshansky)表示。

再來,身體和心理壓力都會增加生物年齡,自認年輕就可一直爆肝工作,可能是需要改變的想法。

不過研究也發現,壓力源一旦減少,生物年齡似乎可逆。去年一項研究監測壓力源對生物年齡的影響,包括懷孕、感染新冠肺炎、外科手術。壓力大時,生物年齡迅速增加,但壓力源移除後幾天內,又回到原本程度。

2021年關於心理壓力和生物衰老的研究,研究員發現,有彈性並能調節情緒的人,較能避免壓力造成的衰老。

(譯者:張方毓;本文由《商業周刊》授權轉載;首圖來源:Unsp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