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美制裁成效不彰,中亞和高加索國家成俄羅斯取得晶片中繼站

作者 | 發布日期 2023 年 05 月 15 日 17:14 | 分類 國際貿易 , 晶片 , 軍事科技 line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歐美制裁成效不彰,中亞和高加索國家成俄羅斯取得晶片中繼站


《華爾街日報》指出,自俄羅斯因侵略烏克蘭受到歐美經濟制裁後,效果不如預期的原因,主要是前蘇聯成員國的東歐和高加索地區國家,成為俄羅斯取得西方晶片的中繼站。

該報分析聯合國國際貿易數據指出,雖然俄烏戰爭 2022 年 2 月 24 日爆發後不久,歐盟、美國、台灣、南韓和日本等生產先進晶片的國家紛紛對俄羅斯實施制裁,但俄羅斯去年一年仍能持續取得晶片和其他受制裁無法進口的商品。

數據指出,2022 年度喬治亞、哈薩克、亞美尼亞、吉爾吉斯和烏茲別克五國的晶片進口金額,從 2021 年 146 億美元上升到 243 億美元,同時期五國出口晶片到俄羅斯的金額也上升 50%,達 150 億美元。

這經由中亞和東歐國家轉手的方式,歐洲復興開發銀行稱為「歐亞圓環」(Eurasian Roundabout),成為俄羅斯去年迄今取得制裁商品的主要管道,許多俄羅斯貿易商如 Imex-Expert 甚至大方在官網寫出「保證 100% 躲過制裁順利交貨」等聲明吸引國內生意。

這條路線導致制裁難以生效的原因,在於許多列入制裁的商品都有軍民兩用性質,如亞美尼亞出口到俄羅斯的電路板從 2021 年不到 2,000 美元,大幅上升到去年 1,300 萬美元,或吉爾吉斯和烏茲別克從歐美進口許多雷射工具和零件,都歸類於測量工具,測試發電廠、變電設施電壓和功率輸出用途,但這兩國 2022 年出口到俄羅斯的雷射工具組件同樣大幅增長。

雖然俄羅斯遭經濟制裁後,中國即成為最大進口來源,但這條歐亞圓環讓俄羅斯取得最新歐美科技產品,中國本身也遭美國經濟制裁下,歐亞圓環能取得的西方產品是更穩定的武器平台零件。

歐盟和美國近期都開始因應中亞和高加索國家轉手產品的問題,歐盟最新的制裁方案將首度將兩間烏茲別克和一間亞美尼亞企業列入名單,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在二月訪問哈薩克期間,也特地聲明美國政府正密切關注中亞國家出口產品的流向。

但由於這些中亞和高加索國家目前皆未回應或否認轉售產品給俄羅斯,因此俄羅斯短期內仍能透過這些管道,維持烏克蘭作戰行動。

(首圖來源:Vitaly V. Kuzmin, CC BY-SA 4.0, via Wikimedia Comm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