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導體競爭力隱憂!國內綠電不足,台積電、三星等大廠落後歐美對手

作者 | 發布日期 2023 年 06 月 30 日 16:36 | 分類 半導體 , 晶片 , 能源科技 line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半導體競爭力隱憂!國內綠電不足,台積電、三星等大廠落後歐美對手


台積電、三星等亞洲晶片製造商正努力縮小國內碳足跡,但由於國內市場沒有足夠機會獲得可再生能源,所以在減少碳排放的競賽中落後歐、美競爭對手。

台積電董事長劉德音在股東會上表示,台灣綠電發展不夠快,台積電無足夠綠電可用,將影響台灣競爭力;目前美國方面他們有長期規劃,並沒有相關的用電問題。至於台灣,政府說不會缺電,我們也只能相信政府。

劉德音指出,全球綠電發展在俄烏戰爭後突然加速,政府可能需要在疫情後重新全面思考台灣的綠電發展,原因是台灣的綠電相較其他地方發展的確比較慢。

同時,南韓是世界上採購可再生能源最具挑戰性的國家之一,三星先前表示企業採購的選擇有限,SK海力士則稱 2021 年使用 4% 可再生能源。報導認為,可再生能源來源有限,可能使得亞洲製晶片不如美歐製晶片來得環保,這也成為客戶越來越關注的問題。

環球晶董事長徐秀蘭表示,歐洲客戶對購買用綠能生產的晶圓需求越來越大,這將是長期趨勢,影響公司競爭力,「這可能成為你在未來能否獲得訂單的決定性因素,客戶會比較價格、品質,以及你的能源是否為綠能。」

然而,台灣、日本和南韓要獲得足夠的可再生能源,是相當具挑戰性的事。徐秀蘭指出,這些地方人口眾多,要有足夠土地或屋頂空間用於太陽能農場等可再生資源不容易;此外,在大多數亞洲國家,要獲取風能和太陽能相當有限,加上地理和外交限制,從其他國家採購可再生能源也不容易。

可再生能源短缺,恐影響亞洲半導體廠的淨零碳排路線圖

據報導,三星、台積電和 SK 海力士承諾 2050 年全球營運中 100% 使用可再生能源,英特爾、英飛淩和意法半導體的目標是在 2030 年前達到相同目標,鎧俠和 SONY 則是 2040 年前完全使用。

晶片廠和分析師表示,能源組合中可再生能源含量低,以及地區缺乏成熟、公認的可再生能源證書,是阻礙亞洲晶片產業追求綠色運營的兩大因素。

根據數據,台灣 2022 年燃煤、燃油和天然氣發電占總能源需求 82.41%,可再生能源僅 8%;南韓 2022 年可再生能源僅占 8.95%,核電和化石燃料總計占近 90%。至於歐美部分,美國 2022 年可再生能源占總電力 22%、化石燃料和核能占 78%;歐盟 2021 年可再生能源占 41%,處於領先地位。

這種情況可能影響投資,使亞洲供應商從蘋果、Google 和微軟等客戶那獲得的訂單面臨風險。

和碩董事長童子賢表示,台灣到 2025 年使用 20% 可再生能源的目標遠落後其他國家,對台灣在全球供應鏈中的地位構成風險;南韓可再生能源專家 Kwon Kyung-rak 說,南韓政府沒有優先考慮擴大可再生能源,這反過來,南韓企業沒有獲得足夠的可再生能源供應,這可能減少他們的競爭力。

ASML 執行副總裁 Christophe Fouquet 告訴日經,選擇投資地點時,能源採購將是基本標準,「隨著時間的推移,綠能成為我們經營業務的一個條件,所以選擇地點前,必須先確保能獲得綠能」。

一位英飛淩高層表示,歐盟和美國各自是一個大經濟體,亞太地區則更分散,使創建統一的可再生能源證書市場更困難。英飛凌已在歐美業務中實現 100% 使用綠能的目標,包括購買可再生能源證書,但在亞太地區還沒達成。

徐秀蘭認為,滿足英飛凌這樣的需求很可能是生存問題,台灣不僅需要足夠的電力來滿足未來成長,實際上還需要足夠的綠能來維持競爭力。

(首圖來源:Flickr/Archangel12 CC BY 2.0)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