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三大電支業者都還沒賺錢!這門生意為何這麼難做?專訪全盈支付總座劉美玲

作者 | 發布日期 2023 年 07 月 02 日 10:30 | 分類 支付方案 , 行動支付 line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前三大電支業者都還沒賺錢!這門生意為何這麼難做?專訪全盈支付總座劉美玲


「之前聊天我就開玩笑說,電子支付某種程度,被人家叫艱困產業,」由全家便利商店、玉山銀行,以及 PChome 集團旗下拍付國際公司共同打造的電子支付「全盈+PAY」,2022 年 4 月正式上線,如今推出已逾一年,全盈支付總經理劉美玲專訪時卻開門見山地表示,電子支付這門生意很難經營。

有多困難?可以從公開數據一窺究竟。以目前使用人數第一名(用戶數約 600 多萬)的街口支付來說,在 2022 年財務報表中,虧損約 2.59 億元、使用人數增長最快,位居二哥的一卡通,2022 年約虧損 1.7 億元,虧損幅度較前一年縮小,預計在 2025 年轉虧為盈;排名第三的全支付(用戶數約 310 萬人),營業不到第一個年頭,虧損約 3.3 億元。

與全支付差不多時期上線、同樣擁有零售血液的全盈+PAY 同樣有獲利問題,2022 年,全盈支付營收約 1,700 萬元、虧損約 1.5 億元。

用戶多、虧損大,兼顧市占與成本,成電支經營兩難

電子支付要獲利,確實是個難題:以街口支付與全支付為例,觀察財報,這兩家公司 2022 年的收入主要來自簽約商店的手續費。但電支業者所獲得的手續費,還無法和高昂的營業與推銷成本打平。

營業成本包含銀行手續費、各式手續費,以及機房折舊與平台維運的費用,以街口支付與全支付來說,2022 年差不多為 3.5 億元;全盈+PAY 的成本主要也是花在營業費用,約 1.4 億元。至於推銷費用,在 2022 年,全支付推銷費用高達 3.1 億元,其中向母公司全聯支付的行銷廣告費就達 1 億元;即便是穩居多年龍頭的街口支付,推銷費用也達 1.9 億元,行銷贊助費就占 1.47 億元。

全盈支付的護城河:內嵌在生態圈、開拓 2B 市場之餘,也會推自家 App

「 電子支付現在是大紅海時代了,如何找到差異化優勢? 我常常在想這件事。」劉美玲觀察,現在金融業的生態圈,大部分還是以自己為主軸,去發展生態圈,「所以你會發現大家都在拉攏類似的夥伴,」像是超商是剛性需求,在生態圈的重疊性很高,一個超商 App,裡面可能就有 30 多種支付選擇,「如果我們只是告訴人家,多一種支付,我們的價值好像還是偏低。」

為了跟同業做出差異化,在今年 2 月的媒體餐敘上,劉美玲表示,全盈支付要當生態圈裡的「最強配角」,替有支付需求的店家,直接做嵌入式金融。當消費者打開店家 App,頁面就會出現「全盈+PAY」的符號。全盈支付做了更新、合作夥伴的 App 也必須跟著更新,否則可能會影響介面的流暢度,劉美玲形容,這好像「你泥中有我、我泥中有你,」在這種情況下,儘管店家可以再綁定另一間支付,「但很難再有一個嵌入式支付」。

劉美玲形容,他們要做的是「圈」生態圈, 意思是不以自己為核心,發展生態圈,而是加入別人的生態圈 ,「在各式各樣的圈圈中,可能有我們可以扮演的、無可取代的角色,」跟著嵌入的夥伴一起成長。「我也常跟團隊講,我們最重要的目標是回應顧客需求,」因此,他們會針對不同的生態圈,客製化符合各生態圈裡面的需求,「這是我自己在看,我們在做的角色,相對會不一樣,當然也會相對辛苦。」

(Source:全盈+PAY

關於電子支付的獲利模式,東吳大學企業管理學系副教授歐素華曾在受訪時表示,業者應該想像更多場景可能性,深化顧客經營,建立穩定且長期的收入來源。業者要思考的是,如何洞察顧客在各個節點的金融需求,並推出相關服務。

像是今年 4 月,街口支付就與台新銀行合作,推出「接利存」服務,消費金額、使用頻率愈高,就享有愈高的儲蓄利率。刺激消費者提高消費金額、頻次,進而帶動手續費與導客收入,而銀行也可以獲得不同客群的資料。而在 6 月,全支付則與好好證券合作推出「電支雞」,主打零頭投資,只要同時是全支付和好好證券的會員,在消費前就能設定投資水位、綁定全支付為交割帳戶,進行扣款。好處同樣在於,能讓資金在電支停留久一點、觀察是否有其他產品的可能。

不過實際執行後,全盈支付發現零售相對痛點少,因此,他們在今年朝向 2B 市場邁進,如進駐全台最大智慧社區管理平台「智生活」、可以直接在 App 裡頭繳管理費、訂購家電清洗服務等,也與知名雲端人資系統 MAYO 鼎恒數位科技合作,滿足企業發放薪資、福利金的需求,同事間團購下午茶,也可以無現金轉帳,並新增彰化銀行、台企銀等服務中小企業的銀行,希望能深化與顧客的經營。

「跟支付或金融有關的拼圖,像薪轉、福利金、保險,這些都是一種金融需求,我就扮演那一片拼圖,去滿足這個社區生態的需求。」劉美玲也透露,全盈支付在嵌入式金融之餘,也會推出獨立 App,希望能夠在保有核心競爭力(指嵌入式金融)的同時,也能順利發展自己的金融產品,能提供用戶更靈活的選項。

根據金管會統計,截至今年 3 月底,全盈支付使用者約 130 萬人,在 7 間專營電子支付機構中,排名第五,活躍會員(一個月內有消費紀錄者)占 7 成以上,相比一般電支活躍會員約在 3~5 成,在會員經營上,算是穩健成長。

劉美玲:創新來自解決顧客痛點,只要有人願意投入,就可能百花齊放

「我常會開玩笑說,以前我用左手做事情,大致上也還得心應手,現在我雙手雙腳一起投入,可能還會遇到很大困難。」在成立全盈支付前,劉美玲曾任玉山銀行信用卡暨支付金融事業處副總經理,在決定轉換到充滿未知性的電子支付產業的時候,曾經就連家人都非常不諒解,畢竟電子支付產業,不像成熟的金融產業,分工細緻、資源豐沛,而是工作節奏又快又狠、一個人得當很多人用。

「但我還是希望走這一條路,對社會有不一樣的影響力,創新是來自於解決顧客的痛點,從裡面找到價值,」她認為,電子支付是高度監理的產業,需要有金融背景的人來掌舵,以前在銀行上班時,也常聽到跨業分享,很好奇零售業到底怎麼跟顧客互動,「不如在人生下半場,給自己一個不一樣的挑戰,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儘管在電子支付產業中,策略會隨時發生變化、也沒有人能確切回答獲利公式,但只要有玩家願意領頭向前跑、持續探索未知,這個產業就有無限可能。

(本文由 經理人月刊 授權轉載)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