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格不是問題,BMW iX 為何如此受歡迎?

作者 | 發布日期 2023 年 08 月 07 日 11:10 | 分類 汽車科技 , 電動車 line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價格不是問題,BMW iX 為何如此受歡迎?


2023 年全台灣銷量最好的電動車,無庸置疑是特斯拉 Model Y,但很難想像售價最低 336 萬元起的 BMW iX 卻是上半年電動車銷售亞軍,為什麼這輛發表時被人嘲笑外觀的豪華車,現在卻可以賣得比平價車更好?讓我們實際試駕來理解它的魅力所在。

2021 年登台預購,2022 年 BMW iX 在台灣就賣出 728 輛,比售價只有一半的 Kia EV6 多出 100 輛。沒想到這個買氣在 2023 年不減反增,今年上半年 BMW iX 已經賣破 1 千輛,而 Kia EV6 跟 Volvo XC40 Recharge 都只有 500 輛,可見在目前的電動車市場上,價格普遍偏高的情況下,車主更追求的是整體價值,而不是單純的 CP 值。

▲ BMW iX xDrive50 售價 436 萬元。

為了更理解這款車的魅力,我們借來了最新的 BMW iX xDrive50,實際體驗一下 BMW 如何在電動車領域展開大反攻。

輔助駕駛接近完美,資訊系統等待進化

科技試駕的首要重點依然放在它的智慧輔助駕駛能力,BMW iX 全車系搭載 5 顆鏡頭、5 組雷達和 12 顆超音波感測器,包含 8 百萬畫素的前方攝影機,和前置雷達陣列可以準確感測 300 公尺外物體,整合在他們與 Continental、Qualcomm 合作的軟硬體系統下,提供號稱是業界領先等級的輔助駕駛,實際使用又是如何呢?

▲ ADAS 啓動後,儀表板顯示綠色方向盤和車道,代表 Level 2 狀態。

首先啓動方式是個人最喜歡的單按鈕控制,方向盤左側點一下就可以開啓,旁邊的上下鍵可以快速設定速度,如果真的只要定速,可以另外點按下方的「Mode」按鈕。BMW 的輔助駕駛沒有取花俏的名字,而是簡單稱為 BMW 先進駕駛輔助系統(ADAS),光是這個不搞噱頭的命名就值得稱讚。

實際使用 BMW ADAS 可以發現,它能夠在所有速度情況下啓用,在高速公路上的表現接近滿分,面對國道五號大塞車、三寶亂插隊或是大豪雨,全都完美過關。它也使用了高度人車共駕的原則,車主自己踩油門時,車輛會保持車道維持,但暫停跟車,如果放開油門,系統會立刻接手。

打方向燈時,車輛則會暫停車道維持,而且 BMW 還會稍微提速,讓你更容易完成變道超車。美中不足的是,雖然配備自動變換車道功能,但系統對於後方來車的判定非常保守,只要側邊車道有車,即使人眼看起來覺得距離很遠,電腦也不會冒險。

▲ 塞車時 BMW ADAS 表現優秀,完全靜止也不會解除 Level 2。

在目前 Level 2 自動駕駛的範圍內,BMW 在高速公路上的表現堪稱完美,完全煞停再啓動的容許時間也有將近 10 秒,不過每次狀況似乎略有不同,這個部分僅供參考。

另外在方向盤上沒有車距調整,也沒有其他傳統車廠常見的換檔撥片調整回充力道,這一點個人是深感贊同。這兩個功能其實都不是車主會一直去調整的,新車試個幾天之後,幾乎就不會去改動,做到資訊系統內簡單明瞭,也節省方向盤上的累贅感。

▲ BMW iX 的環境攝影機畫面非常清晰,在停車時後視鏡會根據障礙物自動調整角度。

但說到資訊系統,BMW iDrive 8 使用介面,是 BMW 工程師團隊自己用 Linux 寫的,它確實整合了非常多酷炫的功能,像是 My BMW 顯示的虛擬小車,會複製車輛的真實情況,投射在螢幕上(車窗沒同步,可惜);遙控手勢操作,目前可設定幾種手勢,在螢幕前張開五指,或是用兩指對準螢幕,就可以打開新聞,或是關閉顯示器等自訂功能。

▲ 車機提供非常多設定,喜歡自訂功能的車主可以玩一整天。

在超級多功能的情況下,介面設計顯得有些繁瑣,想像一下把你的手機設定頁裡面,幾乎每一個選項都做成一顆 App 放在手機桌面上,差不多就是 BMW iDrive 給我的感覺。這也正好反映了一個時代的變化,過去的車機就像是汽車的「設定」頁,許多功能都透過方向盤和實體按鈕達成,但現在的車機成了一個資訊中心,很多功能其實是整合在螢幕上,這時候那些「設定」就需要另外歸類,否則就會很難找到想要的功能。

據原廠表示,BMW 正與 Qualcomm 和 Google 等科技公司合作,開發新的介面之外,也要導入更強大的運算能力,推進他們的 ADAS 系統升級。說到升級,BMW 也具備 OTA 線上更新功能,而且在傳統車廠裡,更新頻率算是相當快,從官方發佈的資訊來看,幾乎每個月都有更新,這一點也是值得鼓勵。

BMW iX xDrive50:你想要的幾乎都有

以這次試駕的 BMW iX xDrive50 來說,436 萬元的價格幾乎滿足了車主對電動車的所有想望。強大的馬力(523 匹)、零百 4.6 秒、續航 630 公里(WLTP)、支援 195kW 高功率充電、電控調光全景天窗以及 Bowers&Wilkins 30 顆喇叭,還附送 Hans Zimmers 設計的音效。

▲ 儀表顯示最大續航 580 公里,依現在駕駛習慣可行駛 441 公里,有趣的是當我試完一整天後,續航里程比出發時還要高,不知道前一位駕駛是開得多兇猛?

奢華感部分,內裝橄欖葉鞣製真皮、搭配木紋回饋式觸控板、水晶排檔桿、水晶旋鈕和座椅撥桿,後座菱格紋一體式沙發,搭配特殊設計的肩部延伸空間,形成 Lounge 式乘坐感,加上地上通風孔和椅背飾孔都是金色塗裝,配合接近完美的隔音與舒適度,「輪上樓閣」確實所言不假。

▲ BMW iX 內裝質感在目前台灣市售電動車中,絕對是最頂級的前段班。

具有科技感的 12.3 吋儀表和 14.9 吋中控螢幕,整合成一塊懸浮式曲面螢幕、抬頭顯示器與 AR 擴增實境導航、無線 CarPlay/Android Auto、電動尾門附腳踢感應、數位手機鑰匙和手機無線充電,整體科技感滿滿。附帶一提,據說大部分車廠的 Keyless 都只具備自動解鎖,但 BMW iX 偵測到鑰匙遠離時,還會自動上鎖,雖然很方便,但一開始還是會有點擔心,車主也可以在把手上輕輕點一下鎖車,或是透過手機遠端上鎖都沒問題。

▲ 電控天窗的遮陽效果,這是七月在八里露天停車場正中午 12 點的太陽。

我們猜想 BMW iX 之所以能賣這麼好,可能也跟配備給的大方乾脆有關。無論是 xDrive40、xDrive50 或是 M60,這些東西幾乎全都是標配,只差在 xDrive40 使用 21 吋輪圈,配 Harman Kardon 喇叭 18 顆;而 M60 則有後輪轉向、氣壓懸吊、M 煞車套件、車門自動緊閉和前座通風座椅。

要知道現在市售電動車,有些是什麼都要選,有一些則是什麼都沒得選,而 BMW iX 則是幾乎點滿各種配備直接給,車主只需要挑車色(不加價,除了銀粉漆外),還有加價選 M 輪圈,其他都直接標配。

關於那些「幾乎」

想要的幾乎都有,代表還是有些東西沒有滿足。以一輛 4.9 米長、軸距 3 米的休旅車來說,後座的乘坐空間雖然寬敞,但沒有帳面上想像的巨大,後車廂空間標準容量也只有 500 公升,深度甚至無法放進迪卡農的沙灘遮陽傘(收納長度 1.5 米),對於喜愛戶外出遊甚至想開去露營的車主來說,這個部分會比較可惜。

▲ BMW iX 的後車廂在同級距車中,是肉眼可見的不大,後座放倒之後 180 公分以下的人躺起來是滿剛好的。

另外,雖然是純電平台打造,但 BMW iX 也不具備前行李箱;後行李箱下方雖然有一個額外空間,但放入補胎工具和充電線材後,也收不了多少東西,在收納靈活度方面又稍微扣了分。

據說是因為 BMW iX 繼承了前輩 i3 的碳纖維「車籠」概念,整輛車的車架都有一圈碳纖維材質包覆,從車門和後車箱邊邊就可以看得到,為了提供更堅固的防護又能減輕重量,這個碳纖維車籠,還有巨大的輪拱,吃掉了不少車內空間,對某些人來說也許反而是優點,但對重視收納的人來說就稍微可惜。

▲ BMW iX 駕駛座空間展示,方向盤造型特殊但使用起來沒什麼違和感。

最後一個可惜的地方是娛樂性,或許對德國車廠來說,在車輛上提供這些娛樂效果不是他們重視的部分,然而有這麼好的螢幕和音響,在充電或是休息時,如果可以提供更多娛樂,不就更符合他們「輪上樓閣」的理念嗎?

BMW iX xDrive50 總評

雖然是科技為主,但不免還是得提一下駕駛感受,雖然這輛車擁有強大的性能和優異的底盤懸吊,而且確實能夠「蹦」的很快,但整體的設計氛圍就不是要讓你殺氣騰騰的開車,而是更偏向優雅大器的出行。儘管車重高達 2,500 公斤,在強大的馬達和轉向系統下,這輛車駕駛起來非常輕鬆寫意,完全沒有笨重感。

▲ 車長 4,953 公釐,車寬 1,967 公釐的 BMW iX 操控卻十分靈活。

此外,D 檔再往下撥可以切換到 B 檔,進入單踏板模式,BMW iX 的 one pedal 設計的非常好,動靜收放自如相當輕鬆,最大的缺點就是每次啓動都要打兩次排檔,不能預設 B 檔啓動。

▲ 具備自體修復功能的水箱護罩真的有用,另外在大雨時攝影機的自清潔功能也很有效。

最後的最後,回到這輛車發表時大家最關注的車頭設計。BMW iX 巨大化的雙腎造型,一方面是傳承經典,另一方面也是他們 Shy Tech 的設計理念,盡可能將鏡頭、感測器等東西設計得不明顯(光達就沒辦法藏,所以目前 iX 沒有搭載光達),在這塊黑色的車頭護罩內,藏有他們的感測器,但真正讓我好奇的是原廠宣稱的「自體修復材質」。

這次我們實測發現,這塊護罩的質地有點像硬化的樹脂,摸起來是有點彈性的塑膠感,在我們一天將近百公里的駕駛後(包含國五與 64 快速道路),車頭竟然沒有留下任何傷痕。同時為了測試(基於科學而非手賤),我們在第一次借車時,還拿了舊車的鑰匙刮出一條淺淺的傷痕,但幾天之後二次借車,這個傷痕真的就消失了。如果這個材質可以普及應用到全車身,美容業者應該會哭倒在工作室裡吧?

(圖片來源:科技新報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