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現有 DUV 能推動 5 奈米製程?林本堅:可行但成本將非常高

作者 | 發布日期 2023 年 11 月 27 日 14:02 | 分類 半導體 , 晶圓 , 晶片 line share Linkedin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Loading...
中國現有 DUV 能推動 5 奈米製程?林本堅:可行但成本將非常高

華為 Mate 60 Pro 搭載海思麒麟 9000S,由中芯國際 N+2 製程製造,因突破美國制裁而在業界造成不小轟動,但不意味著華為前路會更順利。根據最新報導,台積電前副總裁林本堅(Burn J. Lin)認為,在現有 DUV 設備製造 5 奈米晶片組將非常昂貴,但也可行。

據悉,華為為 2024 年開發 P70、P70 和 P70 Art,有望成為明年第一波旗艦手機,但還不確定會搭配哪些晶片組。林本堅表示,在 DUV 設備上從 7 奈米晶片轉向 5 奈米晶片是可行的,但將使華為付出代價。中芯國際現有 DUV 曝光機若要量產 5 奈米 SoC,至少需要四倍圖案化( patterning ),過程需要多重曝光和多重蝕刻。

這種製程缺點不僅耗時長,成本也高,並影響產量。林本堅解釋,因為設備一次可以曝光 250 片,兩次曝光頂多 125 片,蝕刻也更花流程,因此 DUV 曝光機要進入 5 奈米製程,不只花時間也花錢。也因此,這可能意味著華為明年 P70 系列可能沒有足夠的 5 奈米麒麟晶片供應。目前荷蘭半導體設備大廠 ASML 已被禁止向中芯國際等中國實體提供突破 7 奈米門檻所需的設備。

林本堅也點出另一個挑戰是,即使用 DUV 設備需要在多次曝光過程中進行精確對準,可能需要時間,並可能產生錯位,「稍微不准就會吃虧,不管良率、製程就會吃虧」。他表示,浸潤式( immersive)DUV 技術可以實現五、六倍圖案化,但重點是要付出多少代價,如時間代價、成本代價、對不準的代價。

林本堅表示,其實 EUV 設備也是如此,當設備達到極限的時候,看要曝光幾次、蝕刻幾次,都會成為考量,這也是被半導體業認為「微縮的路」,微縮就是很花錢,在達到摩爾定律、物理極限前,會先面臨成本的極限。

也因此,中芯國際可能針對 5 奈米晶圓向華為收取驚人費用,加上華為手機出貨僅限中國,晶片組產量下滑,也會使麒麟晶片價格上漲。目前不清楚華為和中芯國際未來能否採購到部分 EUV 設備,但傳出中國政府投入數十億美元減少對外部供應商的依賴,包括受美國影響的供應商。

(首圖來源:shutterstock)

延伸閱讀:

想請我們喝幾杯咖啡?

icon-tag

每杯咖啡 65 元

icon-coffee x 1
icon-coffee x 3
icon-coffee x 5
icon-coffee x

您的咖啡贊助將是讓我們持續走下去的動力

總金額共新臺幣 0
《關於請喝咖啡的 Q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