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達前進 COP28,分享內部碳定價 300 鎂成果與淨零建築經驗

作者 | 發布日期 2023 年 11 月 30 日 17:30 | 分類 ESG , 淨零減碳 line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台達前進 COP28,分享內部碳定價 300 鎂成果與淨零建築經驗


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第 28 次締約方會議(COP28)30 日在杜拜登場,「氣候投資」為聚焦重點之一,台達長期關注氣候變遷,這次也將帶來新主題,分享台達在碳定價「碳排有價」與淨零綠建築的經驗。

全球碳排持續增加,加上今年強聖嬰現象發威,全球升溫在 11 月首次突破攝氏 2 度,且距離《巴黎協定》減排路徑,預估 2030 年仍有 203~239 億噸二氧化碳當量排放差距,此次 COP28 備受關注。台達基金會執行長張楊乾表示,今年也是《巴黎協定》後首次全球盤點(Global Stocktake),將檢視各國承諾與實現巴黎協定的落實進度,在碳交易也會有新進度,未來碳交易市場將共用一本帳,用 AEF 電子化方式追蹤全球碳額度流動。

台達品牌長暨台達基金會副董事長郭珊珊表示,面對氣候危機,全球亟欲降低碳排,但長期存在脫碳成本高、轉型困難等挑戰,尋求氣候投資解方正是 COP28 探討主軸之一。今年台達將在科技解方基礎上,更提出達成淨零目標時不能或缺的碳定價管理工具,並分享台達如何透過長期節能減碳,將「碳排有價」觀念在內部札根,並逐步發展為具體行動。

根據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 AR6 研究,如果要讓全球升溫控制在 1.5 度, 2030 年全球的碳價必須要到達 300 鎂。郭珊珊表示,台達在 2014 年便採用 Shadow Pricing(影子碳價)開始參考碳成本,從每噸 50 鎂計算,並在 2021 年設定內部碳定價每公噸 300 鎂,從各事業部收取後、再回饋到工廠與創新技術投資,形成一個善的循環,2017 年開始便成功讓碳排下降、訂單量也增加。

台達內部碳定價 25% 用於既有節能減碳、設備改善,25% 用在再生能源自用與投資,50% 便是減碳科技創新投資,台達永續長周志宏表示,目前大型投資項目包括,綠氫、碳捕捉以及即時匹配程式設計,軟硬體服務都是碳費運用重要一塊。

郭珊珊指出,對於碳排放高的石化產業,在當碳有價時,可以做到的減碳誘因會更多,效能也會加大;周志宏也舉例台灣碳排大戶,指出有些企業也正努力投資減碳技術,像是做碳捕捉、熱回收等 ,認為真正要動起來還會更厲害。

台達將攜手國際工商組織、氣候意見領袖,於官方談判區(Blue Zone)舉辦周邊會議,發表台達內部碳定價如何結合管理機制幫助企業減排。此外,今年也首次與聯合國環境總署(UNEP)主導的全球建築與營建聯盟(Global Alliance of Building and Construction)共同籌辦會議,於談判區的「建築館(Building Pavilion)」,分享淨零建築與社會培力。

今年是台達連續第 16 度實地參與聯合國氣候峰會,在藍區籌辦及參與共 4 個場次、1 個展位,由郭珊珊領軍,邀集台達來自台灣、中國、東南亞、歐洲的主管參與分享或與意見領袖深入交流,展現永續深植於台達企業文化,已跨區域、多面向深耕。

身為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正式觀察員的台達基金會,今年再度取得在藍區舉辦周邊會議的資格,與擁有 25 萬企業會員的印度工商聯合會(FICCI)和德國碳交易協會(German Carbon Trading Association)合作,以「創新金融與氣候解方投資策略」為題,台達將分享內部碳定價的推動經驗,透過優化碳管理機制,持續朝淨零邁步。同時,將和國際產官單位共同探討如何利用創新金融方法,驅動低碳能源與技術發展。

除了周邊會議,今年也首度與聯合國底下的倡議團體全球建築與營建聯盟合作,在「建築館」主辦會議場次,張楊乾表示,建築佔全球能耗約三分之一,節能減排也是重要課題,台達從綠建築走向淨零建築過程中,累積不少技術應用與人才培育實務經驗,此次希望就『打造韌性建築與培力綠領建築人才』為題分享,邀請美國綠建築協會(USGBC)、科學減碳目標倡議(SBTi)、英國皇家建築師學會)RIBA)、以及聯合國歐洲經濟委員會(UNECE),一同交流及分享全球促進建築減量與韌性的行動。」

而在大會展位上,預計展出台達基金會與海科館共同成立的亞洲首座零碳潮境珊瑚保種中心,向各國際談判代表和氣候意見領袖介紹台達珊瑚復育計畫,包含由台達開發的珊瑚垂直養殖系統,以及利用微米級電腦斷層掃描儀器(Micro CT),建立瀕危與易受害珊瑚的碳酸鈣骨骼資料庫,盼藉此與相關復育組織在國際上交換經驗、擴大行動。

(首圖來源:科技新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