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就是證件,數位部規劃明年推數位皮夾 Digital Wallet

作者 | 發布日期 2024 年 01 月 22 日 15:13 | 分類 區塊鏈 Blockchain , 科技政策 , 科技生活 line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手機就是證件,數位部規劃明年推數位皮夾 Digital Wallet


許多手機大廠都已推行數位皮夾功能,像是蘋果的 Apple Wallet、三星的 Samsung Wallet,以及 Google 錢包等應用程式,除了可管理用戶的信用卡外,在部分國家也已開放新增身分證、學生證等證件。而現在數位發展部也有意要推動數位皮夾功能,但可能不與蘋果、Google 等大廠合作,而是會直接對外招標,發展屬於台灣的數位皮夾,最快今年底將會推出測試版。

數位部將此一功能敘述為「台灣的數位皮夾」,且認為「身分做為一種數位公共基礎建設」。數位部指出,該部會於去年 1 月就以機關名義加入了 W3C。做為 W3C 會員,從去年開始,數位部也開始在分散式身分上進行研究與初步驗證,並提出「數位皮夾」的概念。

而數位皮夾是數位部「數位創新關鍵基礎建設計畫」的一環。其主要目的是打造一個符合現代數位人權精神,用於日常數位生活的分散式身分系統,核心的兩項功能為認證(AuthN)與授權(AuthZ)。這個計畫不發行集中式的數位國民身分,而是藉由各界(事業、機關、團體及自然人)所發行的各式證件,來建構國人日常的事實身分(de facto identity),完成所須的基本數位身分服務,達到「個人身分自主,資料授權自決」目的。

據了解,數位部預計將在今年底前先完成數位皮夾的操作雛形,且測試通過後,將可能會與內政部合作,將行動自然人憑證整合於其中,未來也有計畫開放實體自然人憑證綁定。會有這樣的構想,是因為目前部分政府系統支援實體自然人憑證,但受限於限制僅能支援 Windows 系統,蘋果 macOS 因沒有驅動程式而無法使用實體自然人憑證,假若未來開放將實體自然人憑證整合至數位部所開發的數位皮夾中,即可解決此一問題。

但任何身份證件數位化,最讓大眾擔心的必定是個資問題。數位部也指出,未來數位皮夾的「分散式身分識別符標準」運用區塊鏈技術加密且去中心化的特性,讓數位身分的發行者與驗證者不用依賴於一個集中式、掌握在特定組織或人之下的註冊表,便可以驗證一個人或一個物件的身分。只要使用者之間基於共通的標準,彼此互相承認對方所使用的方法(method)、描述資訊與解析過程,便可以將數位身分進行流通。

不僅是數位部有一樣的想法,歐盟的歐洲身分自主權框架(eSSIF)也是潛在應用了區塊鏈科技、分散式身分(DID),且符合歐盟電子身分識別(eIDAS)架構,而第二代歐盟電子身分識別(eIDAS2.0),也加入了歐盟數位身分皮夾(EU Digital Identity Wallet)的概念,整合歐盟各國公私部門的身分憑證。

數位部指出,數位皮夾未來將會是一個操作介面,透過應用程式或網頁服務,讓使用者可以認證其任一身分。在取得認證身分後,使用者可以自行決定是否開啟這些身分的授權功能,應用於外連服務,如政府簽章、企業活動或一般娛樂目的。

(首圖來源:科技新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