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氣與科技兼備:試駕純電豪華轎車 BMW i5 eDrive 40 M Sport

作者 | 發布日期 2024 年 02 月 07 日 11:56 | 分類 交通運輸 , 汽車科技 , 電動車 line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霸氣與科技兼備:試駕純電豪華轎車 BMW i5 eDrive 40 M Sport


在休旅車當道的時代,大型房車的客群變得更為明確,他們更重視車輛的操控、外形與整體風格,為此值得犧牲一些空間,而 BMW i5 純電房車就成為這些車主關注的焦點。

說起 BMW,年輕世代可能會先想到 X 系列休旅車或是 1 系列跨界休旅,但對於中壯年族群來說,5 系列有著絕對的象徵性地位,也是這個年齡層的車主曾經的夢想車,做為全球最受歡迎的商務轎車之一,5 系列從 1972 年推出至今,全球已經售出超過 1 千萬輛,如今邁入第八代,也正式推出純電版本 i5。

關於 BMW i5 的規格配備,可以參見我們先前的上市報導,在這篇文章,我們將以第一手試駕的主觀體驗,帶大家一同認識這款純電大型房車。

BMW i5 eDrive40 M Sport

這次試駕的車型是 i5 eDrive40 M Sport,額外選配舒適型座椅和運動化懸吊,比起標配的跑車座椅,舒適型座椅使用 Nappa 真皮材質包覆,搭配菱格紋縫線,讓車室空間的豪華感又向上提升一階。

整體來說,BMW i5 給人的感覺就是他們企圖找到一個平衡點,讓車主可以同時享有舒適與性能,從懸吊設計可以看出這個野心。i5 的後軸都標配了自動水平氣壓懸吊,這是一個額外的懸吊系統,它能夠自動偵測車輛水平變化,舉一個極端的例子,當後座右邊乘客體重超過 100 公斤,左邊無人時,這個懸吊系統會自動調整氣壓,讓車輛維持水平,而不會往右側下沉。如此一來可以提供乘客更舒適的乘坐體驗,但另一方面,在垂直懸吊部分 BMW 又開放了免費選配運動化懸吊,使用行程可變阻尼(Stroke-dependent dampers),可以主動依據車身上下起伏調整硬度,達到軟硬兼具的效果。

▲ BMW i5 底盤懸吊設計。(Source:BMW

實際駕駛 i5 時,懸吊帶來的乘坐體驗相當明顯,它能夠在跨越減震丘和伸縮縫時,提供極平穩的體感,又可以在高速過彎時保持車身穩定不晃動,如果將我們試駕過的幾款純電轎車拉出來對比,BMW i5 的底盤懸吊體感,應該可以不客氣的拿下第一名(如果有人好奇,我會把 Model S Plaid 排在第二)。

科技環繞的駕駛體驗

BMW 的車載科技在傳統車廠堪稱優等生,最重要的自動輔助駕駛能力,BMW i5 表現依然優秀,而且在塞車時,即使完全靜止,i5 自動跟上車流的允許時間也變長了,讓駕駛者面對長途旅行中的大塞車更輕鬆。順帶一提,BMW 的 Level 2 輔助駕駛按鍵設計,也稱得上是目前傳統車廠中最容易使用的。唯一的小缺點是車距調整,當車主臨時想要改變自動跟車的距離時,必須在中控螢幕上設定,對於喜歡改來改去的車主會有些麻煩,不過大部分人應該和我相同,一開始調整過幾次後就不太會改了。

BMW i5 的中控螢幕看起來像是一塊巨大的曲面螢幕,實際上分為 12.3 吋的數位儀表板,和 14.9 吋中央觸控螢幕,使用新版的 BMW OS 8.5,介面和 BMW iX 基本上相同,但多了一些新功能,其中一個是可以透過車內鏡頭玩自拍合照,這大概算得上是 BMW 工程師的一點小幽默吧?

▲ 最常使用車內自拍這功能的恐怕不是車主本人。

駕駛 BMW i5 的另一個小樂趣是聲音,必須先說,個人非常討厭所謂電動跑車音效,基本上每次試駕必定關掉,而 i5 則製作了一個非常微妙的聲音體驗。當你獨自在安靜的地下室駕車時,車室內會發出一個似有若無的音效,就像是電影中主角在探險時的背景聲音,這個有趣的體驗也帶來一個可怕的副作用,當終於開出地下室時,就會忍不住大腳一踩以為自己正在拍《玩命關頭》。

除了聽覺,i5 車室內的視覺體驗也有所提升,沿用新世代的水晶按鍵整體設計之外,新版的車室環繞氛圍燈現在更加細緻,燈飾帶有幾何圖案,搭配漸變多層次燈光,看起來確實賞心悅目。在中控螢幕下方的氛圍燈,則是飆車指示燈,當你大腳加速時,這個區域的燈光會自動轉為紅色,警告乘客最好乖乖坐好。

▲ 具有層次感的氛圍燈,讓內裝質感大幅提升。

車機導航也標配 AR 擴增實境功能,而且可以顯示在抬頭顯示器上,幫助駕駛可以更清楚辨認方向。美中不足的是,如果車主使用的是無線 Apple CarPlay 或 Android Auto 時,抬頭顯示器就沒辦法顯示導航,只會出現在中央螢幕或數位儀表板。

順帶一提,BMW i5 除了原本就支援 iPhone 做為手機鑰匙外,現在也支援 Android 手機鑰匙功能,還真的是各方面都很追求平衡的一台車。

大腳給力嗎?又快又好玩

在實際試駕之前,我們就發現 BMW 幫 i5 裝上一個看起來很雞肋的功能,稱為「加速撥桿」。在方向盤的左上方,多了一隻上面寫著「Boost」的撥片,取代了燃油車的換檔撥片,根據官方說法,當駕駛拉下這個撥桿超過 0.8 秒,儀表板上就會顯示「Sport Boost」指示器,車輛會將動能最大化,讓你可以全力輸出。

原本我認為這功能是在搞笑,想加速就是右腳踹下去就對了,何必多此一舉?但實際駕駛後發現,這個充滿儀式感的動作,加上儀表板顯示倒數 10 秒的加速時間,對於駕駛心態來說,真的會有所改變。比起切換到 Sport 模式,這個 10 秒鐘的加速模式,對於心靈馬力的提升有更明顯的功效。

▲ 方向盤左半邊是設計精簡的輔助駕駛控制,而上方那塊 Boost 撥片就是加速撥桿。

它也並非完全只是噱頭,實際上當加速模式啓動,車輛的加速踏板會變得更為靈敏,大多數時候台灣道路根本沒空間讓我們踩太深。這又要說回到 i5 的動力了,儘管「只有」340 馬力,零百加速也只有 6 秒,但是在電動車威能下,駕駛體感還是會覺得非常快,對比燃油版本 520i 的 190 馬力,零百加速 8.1 秒,就很明顯了。

如果你覺得不夠快,不夠給力,就請多掏出 160 萬元直上 i5 M60 xDrive,提供最大 601 馬力,零百加速 3.8 秒的強大輸出,記得分享一下你都去哪裡飆車,讓大家可以閃遠一點。

命中註定的缺點

儘管 BMW i5 是一台又舒適、又有操控、內外顏值兼備還有華麗科技感的車,我們這些買不起車的科技編輯總是能挑出它的缺點。i5 有著無法逃避的原罪,它終究是一台油電共生平台產物,即使車長已經來到 5,060 mm,軸距做到 2,995 mm,它的置物空間卻不到 500 升。做為對比,Tesla Model S 的車長為 5,020mm,軸距也有 2,960 mm,置物空間卻多達 709 升,還沒算上前行李箱的 89 升。

▲ BMW 許多服務需要訂閱,不過台灣市場幾乎都是隨車提供不額外收費。

缺乏前行李箱這個靈活空間外,後座地板也無法做到全平面,駕駛艙的置物空間也稍微嫌小,可以說油電共用平台的缺點,在 BMW i5 巨大的車身上已經盡量減少,但還是無法抹除。

在作業系統方面雖然用上新的 BMW OS 8.5,但一些底層邏輯沒有改變,常常還是會出現一些惱人的介面設計,像是不同的按鈕指向相同的功能,往好處想至少比起前一代改善許多,讓人更期待下一版的作業系統升級。

整體而言,BMW i5 確實做到了性能與舒適度的絕佳平衡,同時兼顧豪華車質感與霸氣又優雅的外形,以同級競爭者來說,個人認為 i5 比它的德國老對手略占上風,對比特斯拉 Model S 則是不同取向的競爭。

(圖片來源:科技新報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