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軟與英特爾同為 Wintel 聯盟的親密戰友,隨著微軟 Copilot+ PC 20 日登場,首波產品居然是內建高通的安謀(Arm)架構驍龍 X系列處理器,讓外界見識到高通從手機跨入 PC 領域,蹲了幾年練功後,AI PC 時代似乎終於迎接安謀架構處理器的新高峰。
業界密切關注這波PC產業典範從Wintel(Windows+Intel)轉向WoA(Windows on Arm)的影響,點名高通、輝達、聯發科等都是WoA世代的受惠廠商。AI PC處理器更多元化,也會帶來更多商機,品牌廠測試市場喜好,新機種不斷開出,同步帶旺仁寶、廣達、緯創及英業達等筆電代工廠,一起大啖AI PC訂單。
業界人士指出,微軟宣示要透過AI時代Windows,重新與Mac作業系統展開真正的競爭,對自家產品非常有信心。微軟大動作號召,吸引市場目光,品牌廠可望全力衝刺,加碼AI PC訂單備貨需求,代工廠共享商機。
業界分析,今年可謂AI PC元年,市場氛圍似乎也有點不同。微軟在PC作業系統市場一向「喊水會結凍」,Copilot+ PC是有NPU的Windows PC新名詞,也是新標準。微軟定義,裝置需40TOPS(每秒兆次操作)以上,且全天候電池續航,並可存取最先進AI模型。
微軟及PC品牌商首波Copilot+ PC,全部搭載高通驍龍X系列平台,內建整合性NPU,每秒45兆次運算力,超越市面所有x86架構處理器。
儘管英特爾Lunar Lake處理器也將於第三季上場,顯然不想把AI PC市場拱手讓人,且大舉進攻,標榜支援20多家OEM業者80多款全新筆電,可預見屆時處理器巨人的新品上市氣勢,不過讓新進廠商高通處理器搶先亮相,且攜手微軟,仍是不能輕忽的訊號。
現在論斷AI PC處理器市場會否大幅洗牌,可能言之過早,畢竟英特爾與超微在PC市場發展多年根基深厚,不會原地踏步等對手追上,但高通甚至聯發科等新挑戰者也不是省油的燈,輕敵乃兵家大忌,尤其產品跨入新時代之際,彎道超車並非不可能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