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費觸頂?前週上海北美運價跌,需求恐提前降溫

作者 | 發布日期 2024 年 07 月 29 日 9:45 | 分類 交通運輸 , 國際貿易 , 財經 line share Linkedin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Loading...
運費觸頂?前週上海北美運價跌,需求恐提前降溫

貨櫃港航運市場有愈來愈多證據顯示,東西深海航線主要幹道的運費已經觸頂。

倫敦海運諮詢機構Drewry編製的世界貨櫃運價指數(World Container Index,WCI)顯示,截至7月25日,上海至洛杉磯、紐約、鹿特丹、熱那亞的40呎標準貨櫃(FEU)即期運費分別較前週下跌5%、4%、0%、1%至6,934美元、9,213美元、8,260美元、7,645美元,與去年同期相較則仍大漲232%、202%、539%、304%。

The Loadstar 26日報導,亞洲載貨的船隻利用率下滑,導致亞洲至北美的跨太平洋航線運費出現較明顯的跌幅。與此同時,亞洲至北歐航線的運費則是持平或稍稍下跌。這結束即期運費超過三個月的連續漲勢。

亞洲至北歐線貨運代理人確認,過去兩週貨艙位置變得較容易取得,代表若不是需求開始降溫,就是年初大量增添的運能終於發揮效用。一名貨運代理告訴The Loadstar,「過去兩週確實較容易取得空間,儘管我們仍然受到配額限制,若超過配額,就必須改用即期/不分貨類(FAK)價格。」

法國海運諮詢機構Alphaliner資料顯示,除了陽明每家大型航運商,上半年運能都增加。地中海航運公司(MSC)增幅最多,1月迄今船隊增加運能等於40萬口20呎標準貨櫃(TEU),總運能突破600萬TEU。

不是只有這樣,MSC、達飛海運集團(CMA CGM)今明兩年還預定120萬TEU運能。Alphaliner提到,CMA CGM將在兩三年內超越馬士基(Maersk)成為全球第二大航運商。

VHBS經理Alexander Geisler認為,考慮到旺季提前,今年貨物需求也許會比預期早就降溫。年底前還有超過130萬TEU新船尚未交貨,明年有200萬TEU,船東和營運商接下來恐怕會有段時間遭遇亂流。

(本文由 MoneyDJ新聞 授權轉載;首圖來源:洛杉磯港

想請我們喝幾杯咖啡?

icon-tag

每杯咖啡 65 元

icon-coffee x 1
icon-coffee x 3
icon-coffee x 5
icon-coffee x

您的咖啡贊助將是讓我們持續走下去的動力

總金額共新臺幣 0
《關於請喝咖啡的 Q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