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球暖化使許多農產地受旱災、水災農損,糧食產銷大亂,但暖化也為原本溫帶地區農民開創新可能性,就是可種植原本緯度更低地區才能種的作物。韓國農民現在就嘗試種香蕉。
香蕉是熱帶與亞熱帶作物,這也是為何亞熱帶熱帶交界的台灣,香蕉一點都不稀奇,還是廉價水果的象徵,才有「給香蕉只請得起猴子」說法,但溫帶的日本,香蕉是進口的,因日本為溫帶國家無法種香蕉,日本人會吃香蕉,還是受台灣受日本殖民的影響。
韓國與日本緯度相近,本來也難種香蕉,但受暖化影響,現在狀況不同,韓國近年香蕉種植面積大增,2021 年只有 295 公頃,到 2023 年暴增至 3,306 公頃,南部有 67 處香蕉農園,是過去無法想像的,不僅香蕉,同為亞熱帶作物的木瓜,現在韓國也種得起來。
韓國氣候越來越往亞熱帶靠近
對農民及休閒農場來說,能種植更多作物當然是好事,不過溫帶國家能種香蕉,也顯示暖化程度有多嚴重,韓國為溫帶國家四季分明,但近年尤其南部越來越「四季如春」。
每年韓國平均氣溫不斷上升,2023 年均溫 13.7°C 是 1973 年有紀錄以來最高溫。雨量也快速增加,過去年平均雨量 356.7 公釐,2023 年光雨季雨量就達 660.2 公釐,較過去年雨量倍增,如今韓國氣候越來越往亞熱帶靠近,不再是傳統溫帶氣候。
與日本相同,以往韓國熱帶與亞熱帶水果是高價進口水果,如今能本土生產,對消費者來說當然是好事,但氣候亞熱帶化,也代表少見的颱風、豪雨等氣候模式頻率也越來越高,不僅造成農損,更挑戰所有基礎建設強度,但「天要下雨」不是普通人能改變,韓國人也只能一邊吃過去沒有的國產香蕉,一邊想辦法防災了。
(首圖來源:Unsp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