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 Z 世代進入職場,許多老闆一直抱怨 Z 世代畢業生很難共事,現在不再只是空談。部分老闆迅速解僱進入職場幾個月還達不到標準的年輕員工。
人才媒合網站Intelligence.com調查,近千名主管六成表示,解僱今年大學畢業的Z世代員工。超過五成認為,Z世代還沒有進入社會做好準備,甚至六分之一老闆對再僱用新鮮人感到猶豫。
主要原因,是認為Z世代不夠積極,包括經常遲到、穿不適合辦公室的衣服,以及過度使用不正式語言。這可能與疫情期間,大學生沒有足夠實體互動機會有關,得必須重新學習工作軟技能。
Z世代瘋拍「被辭職」影片
主管隨意解僱恐損害公司聲譽
但是,被裁員的年輕人怕了嗎?沒有。
曾在科技公司Cloudflare工作的客戶經理皮奇(Brittany Pietsch),年初在TikTok分享被解僱影片。「同事一整天都收到隨機15分鐘通話邀請。」同事被解僱沒多久後,她也接到電話。電話另一端是她不認識的人資主管,告訴她「很抱歉您沒有達到Cloudfare的期望,我們決定和你分道揚鑣」。
皮奇是2023年8月底入職,她自認表現良好,還完成三份合約,「四個月來,我真的把全部精力和生命都奉獻給這份工作,卻無緣無故被解僱,我想相信公司,但卻被打了一記大耳光。」她要求前東家解釋,這段長達9分鐘的影片吸引超過千萬觀看。
廣大輿論壓力,使Cloudflare執行長普林斯(Matthew Prince)不得不親自回應,說這影片讓他看得很「痛苦」。
像皮奇這種故事不是特例,越來越多年輕人在社群廣發自己被解僱的故事。TikTok話題標籤#layoffs有超過3.66億次瀏覽。
裁員潮從2023年持續到今年,Google、亞馬遜等指標性企業不斷宣布裁員潮,娛樂、休閒產業裁員也影響數萬人。
企業覺得不好用就裁員
小心落入找不到新血的困境
英國《每日郵報》指出,越來越多年輕人在TikTok鼓吹「今天下午2點不工作!」近300萬名英國年輕人沒有工作也不找工作,這數字甚至比疫情前高38萬人。但同時,英國有90萬個職缺找不到人。
國際勞工組織2024年調查報告也指出,雖然求職市場不如疫情慘淡,但部分地區年輕人就業復甦並不如想像理想,東亞年輕人失業率反較2019年上升4.3個百分點。
回到台灣,104人力銀行數據也顯示,每個職位平均只有0.5人申請。如果以9月數據觀察,平均每位求職者可拿到2.12份工作,處於「事求人」狀態。
因此,這場企業與Z世代的拉鋸戰,如果企業不學著調適,恐怕會面臨難找到新血的窘境。
104人力銀行職涯教育長王榮春指出,台灣雖然沒有觀察到新鮮人被裁員現象,但主管內心多少會有些抱怨。Z世代在相對不高壓的環境長大,自然會需要更多磨合。
政大企業管理學系特聘教授胡昌亞表示,與其感嘆大環境不如意,不如想辦法採用「問題解決」思維。「有些主管會被一些訓練誤導,覺得你就要去順他(Z世代)的毛,其實這完全不對。新人進來,完全不知道公司狀況,你就是要立規矩,立規矩不是對他兇,而是讓他了解公司要求。」
胡昌亞建議,可以參考「情境式領導」,依照員工的動機與能力做分類,大部分新鮮人對自己都有期許,只是能力不夠,所以必須要多給直接的「指導」(direction),而非「教練」(coach)。主管需要更頻繁的了解工作狀況,新人在做什麼、如何做,並對齊工作進度,不能等到截止日期才來詢問。
也可以多多使用「賦權幫忙」(empowering help),不需要過度主動幫忙,而是等到新人有問題、表示需要幫忙時,再來提供資源,也能增強新人的自主性與成就感。
- Bosses are firing Gen Z grads just months after hiring them—here’s what they say needs to change
- Why So Many Companies Are Firing Gen-Z Employees
- Gen Zers are recording themselves getting fired in growing TikTok trend
- We’re too young to work! Gen Z-ers joke on TikTok about not having jobs as figures show nearly three million people under 25 are ‘inactive’ – as one boasts: ‘Today I’m going to be drinking at 2pm in the afternoon’
- Number of youth not in employment, education, or training (NEET) a cause for concern, despite falling jobless rate
(作者:吳美欣;本文由《商業周刊》授權轉載;首圖來源:shutterst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