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現代汽車再度推出氫燃料電池車,結合 Ioniq 的 Pixel 元素,打算明年上半年上市。
許多人可能不知道,第一台較有規模量產的氫燃料電池車,就是現代推出的 Nexo,但已經是 2018 年的事情,當時除了韓國,就只有美國加州有少部分銷售。今年截至 9 月,現代僅售出約 2,400 輛氫燃料電池車,和同時期 3 萬輛純電車相比,只占 0.5%。
儘管如此,現代還是意外發表這款 FCEV(氫燃料電池車) Initium(音譯:伊尼騰),是拉丁文的「開始」之意,顯然是沒把前輩 Nexo 放在眼裡。但官方說法是,將這輛車視為氫能世代的開端,並承諾要全力打造氫能社會。「我們 27 年氫能研究經驗,接下來將致力打造全民氫能的世界。」現代汽車執行長張在勳表示,他們要讓氫能進入每個地方,每個產品為每個人服務。
這輛全新 FCEV 單趟續航力可以達到 650 公里,每次加氫只需 5 分鐘,此外,它也具備 V2L 能力,如果在車庫內插上 220V 充電槍時,就可以當成家庭儲能設備。車上搭載了 150 kW 電動馬達,雖然馬力不算強大,但依然享有電動馬達瞬間扭力和滑順加速特性,當日常通勤車完全沒問題。
▲ Hyundai Initium 外觀和方塊元素立刻讓人想到 Ioniq 5。
FCEV 有大部分純電車的優點,又較不用擔心電池衰退、充電排隊的疑慮,但 FCEV 難普及的原因並不在車子,而是車子以外。以台灣為例,幾乎各大車廠都有推純電車,可只有兩家車廠有蓋充電站,因車主能自己在家充電,或外面使用第三方充電服務。然而,車廠總不能叫車主自己在家提煉氫氣吧?車廠勢必要提供更完整的氫氣補充配套,這就需要大量成本,對大部分車廠來說,光是開發純電車就已經焦頭爛額,還要另挪成本投資氫能更困難。
要蓋充電站本身就成本高昂又麻煩,想蓋加氫站更困難。氫氣儲存、運送、規格都比電力複雜,現代當初開賣 Nexo 時,加州只蓋了不到 50 座加氫站,不到一年就有許多車主反映加氫站不一定有足夠存量,加氫非常麻煩。
更糟糕的是,氫燃料電池技術本身的能源轉換效率就比純電池低,而氫氣提煉方式又非常消耗能源,以整車生命週期來說,純電車行駛 2.2 萬公里左右,整體碳排放就能追平燃油車,FCEV 可能需要兩倍或更高里程才能真正「減碳」。
除了現代汽車,日本 Toyota 與 Honda,還有歐洲的賓士、BMW 也都有研究氫燃料電池技術,不過歐洲車廠基本上已經將眼光轉向商用大型貨車,Honda 則混沌不明,Toyota 推出 Mirai 2 之後,氫燃料電池車基本上也已經處於放生狀態,現代汽車在這時發表 FCEV 乘用車,似乎有點逆風前進。話說回來,做一台氫燃料電池車並不困難,要弄出整個配套才是真正燒錢的環節,如果製氫和加氫方案沒有進展,那大概也賠不了什麼錢。
(圖片來源:Hyund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