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前 GTC2025 大會,輝達執行長黃仁勳展出 GPU 之後藍圖,令業界頗為期待。最新消息,台積電與輝達合作,開發先進小晶片下代 GPU,於輝達「Rubin」架構發揮作用,為 Blackwell 架構的後繼者。
外媒 Digital Trends 報導,小晶片與傳統單晶片 GPU 差別很明顯,有更高性能、可擴展性和成本效率。小晶片使晶片商將多個較小半導體晶片封裝成單一晶片,提高產量,降低生產成本。
這在半導體產業越來越受歡迎,晶片設計越來越複雜,傳統製程縮放局限性越來越大,以台積電封裝製程,輝達可提高 GPU 能源效率和效能,非常適合人工智慧、資料中心和高效能運算等。
輝達 Rubin 架構 GPU 採台積電 N3P 製程,是台積電 3 奈米家族最佳化版,與前代相比,效能、功率效率和電晶體密度都有提升,最大限度發揮晶片優勢,使輝達保持能效同時,突破 GPU 性能極限。
為了最佳化 GPU 性能,輝達還採台積電先進封裝如 SoIC,晶片垂直堆疊提高電源效率,減少 GPU 晶片間傳輸延遲。輝達對手 AMD 3D V-Cache CPU 已有相同設計很久了。
台積電欲提高先進封裝產能,並年底擴大 SoIC 產能。輝達 Rubin 架構系列採 SoIC,充分利用 HBM4 功能。Vera Rubin NVL144 平台有兩個標準大小晶片的 Rubin GPU,高達 50PFLOP 的 FP4 性能和 288GB 下代 HBM4。更高階 NVL576 採四個標準大小晶片的 Rubin Ultra GPU,效能提升至 FP4 的 100PFLOP,容納 16 個 HBM 堆疊上的 1TB HBM4e。
輝達採小晶片符合產業趨勢,AMD 和英特爾等都將類似設計整合至處理器。晶片模組化特性,晶片商可混合不同處理單元,最佳化特定工作效能。人工智慧和高效能運算推動強大硬體需求,台積電與輝達合作 GPU 有望取得突破性進展。
(首圖來源:影片截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