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晶片大廠英特爾、美光與高通呼籲川普政府重新考慮對半導體課徵關稅,認為這些措施可能提高生產成本,並在海外造成經營困難。
英特爾在提交給美國商務部的意見中表示,美國政府應確保在美國境內生產,或採用美國技術製造的晶圓能獲得關稅豁免或其他特殊待遇。由於可能影響晶片價格,用於半導體製造的進口原物料應免於被課關稅。
高通也警告政府,任何對美國企業的報復性行動都可能威脅美國在全球半導體領域的領導地位。該公司特別指出,該公司在 5G/6G 以及 AI 市場的布局,特別容易受到他國報復行動的影響;美光則擔心,關稅將衝擊在生產原物料、製造設備與最終產品的成本。
這三間公司的意見與台積電先前的立場如出一轍,台積電上週也呼籲川普政府,應考慮那些已承諾擴大美國半導體產能的企業與投資人的利益。台積電指出,「任何關稅或其他進口限制,應提供合理的調整期,以利台積電亞利桑那州廠(TSMC Arizona)及其他已對美國半導體生產做出重大承諾的企業與投資人。」
台積電也指出,其先進製程晶片是與較舊製程產品彼此配合運作,若對舊製程產品加徵關稅,可能影響其美國客戶,造成「供應來源受限、生產成本上升,以及產品需求減少」,可能進一步打擊公司在亞利桑那州設廠的計畫。設廠決策是以產品需求為基礎,若需求強勁,能快速回收成本。
英特爾希望美國政府保護美國製造的半導體晶圓、晶片製造所需的原物料與設備,及透過美國智慧財產權或美國原創技術在海外製造的產品,使其免於被課關稅。英特爾也認為,在決定任何關稅措施所依據的「原產地」時,應優先考慮「晶圓製造最具價值的生產環節」所在的位置。
英特爾建議,應對製造設備、原物料、國內產能有限的產品,以及對國家安全至關重要的物資提供關稅豁免。政府應避免「關稅重疊」情況,確保新關稅能取代舊關稅,而不是在原有基礎上額外加徵。
美光則強調應考量關稅對最終產品的影響。該公司指出,其大部分營收依賴 SSD 和記憶體晶片,若全球普遍徵收關稅,即使所有研發都在美國進行,其產品可能會被「視同於外國半導體製造商的產品對待」。
高通指出,目前全球使用舊製程或成熟製程製造的大多數晶片,皆產自中國。半導體業與 AI 革命,是建立在一個精密相互依存、全球化的供應鏈生態系之上,在這樣的體系中,即便是微小的干擾,都可能讓外國競爭對手取得巨大的技術優勢。
高通警告,任何草率的行動都可能危及美國的領導地位,若外國為了反制更高關稅而聯手,將美國成分從其產品中剔除,後果將不堪設想。如果無法打入國外市場,高通將無法開發並維持其在下一代 6G 通訊技術上的領先地位。
(首圖來源:shutterst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