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工智慧(AI)愈來愈深刻地影響我們的生活,從教育、醫療到工作與職涯發展。然而,一項最新研究對 AI 中立性的假設提出了嚴重質疑。
德國維爾茨堡-施韋因富特科技大學(THWS)的人工智慧與機器人學教授伊凡·雅姆希可夫(Ivan Yamshchikov)主導的研究團隊,針對五種主流大型語言模型(包括ChatGPT)進行測試,發現了令人震驚的結果:這些AI系統會系統性地建議女性在求職時開出比男性更低的薪資要求,即使雙方具有完全相同的學歷與工作經驗。
研究方法相當直接,團隊創建了多組求職者檔案,內容包含相同的學歷、工作經歷與職位資訊,唯一差別僅是性別。他們要求這些模型建議適合薪資談判的期望薪資。結果顯示,僅改變性別,建議薪資就出現巨大差異。例如,ChatGPT O3模型建議女性求職者開價28萬美元,而條件相同的男性則被建議開出40萬美元,相差高達12萬美元。
這種性別差異在法律與醫學領域最為明顯,其次是商業管理與工程領域,只有在社會科學領域,模型對男女的建議才接近一致。更令人關注的是,除了薪資建議外,這些AI模型在職涯選擇、目標設定和個人行為建議上也會根據性別給出不同建議,且從未主動指出自身可能存在的偏見。
這並非AI偏見問題的首次曝光。2018年,亞馬遜因內部招聘系統系統性地貶低女性求職者而取消該工具;2024年,一款醫療診斷模型也被發現會低估女性和非裔患者的病情,原因是訓練數據偏重於白人男性。
研究團隊強調,僅靠技術修正不足以解決這個問題。他們呼籲建立明確的倫理標準、獨立審查機制,以及更高程度的開發透明度。隨著生成式AI越來越廣泛地應用於心理健康建議、職涯規劃等關鍵場景,這類偏誤帶來的風險正在不斷升高。如果不加以審視,AI所帶來的「客觀幻象」可能會成為其最危險的特質之一。
- ChatGPT advises women to ask for lower salaries, finds new study
- Sex discrimination from ChatGPT: AI advises women to ask for a much lower salary than men
(首圖來源:shutterst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