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須走到萬步,《刺胳針》:7 千步癌症風險降四成

作者 | 發布日期 2025 年 07 月 24 日 10:43 | 分類 生物科技 , 醫療科技 line share Linkedin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Loading...
不須走到萬步,《刺胳針》:7 千步癌症風險降四成

久坐傷身體,但一週要運動三次,大多數人也做不到。現在科學家給我們更容易達成的目標,就是走路,研究發現,如果每天走路步數增加到 2 千步以上,就可明顯降低癌症到心臟病等一系列慢性疾病風險,且會持續到每天增加至 7 千步。

缺乏運動每年導致全球超過 300 萬例可預防死亡,占所有死亡人數的 6%,是非傳染性疾病導致的第四大死因。缺乏運動也是 21%~25% 乳癌和結腸癌、27% 糖尿病,以及約 30% 缺血性心臟病的病因。

2024 年,《美國醫學會雜誌網絡公開版》(JAMA Network Open) 發表台灣近 50 萬人研究,久坐上班的人,比沒有久坐的人死於任何原因的風險高 16%,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高 34% 

但大多數研究主要關注步數與心臟健康或總體死亡率之間的關係。《刺胳針公共衛生》(The Lancet Public Health) 期刊刊登,全面研究每天多走幾步,如何降低其他健康狀況的風險。

大幅降低各種慢性病風險

結果發現,與每天步行 2 千步的人相比,達到每天 7 千步目標,死於癌症的風險降低 37%,患 2 型糖尿病的風險降低 14%,患癡呆症的風險降低 38%,患抑鬱症的風險降低 22%,跌倒的風險降低 28%。此外,心血管疾病的風險降低 25%,整體死亡風險大減 47%

步數超過 7 千步後,降低風險的速度開始放緩,如罹患癌症的風險降低 6%,效果就不顯著。作者強調,已經走 1 萬步的人不需要減少步數,但對於目前缺乏運動的人來說,7 千步是一個更實際的目標。

研究結果強調積極運動的重要性,與活動量極低的人相比,每天每多走 1 千至 4 千步,都能降低患病風險,帶來「投資回報」。

作者指出,「現實世界的意義在於,人們只需稍微增加體力活動量,例如每天多走 1 千步,就能獲得健康益處。」研究建議,為了最大程度降低風險,建議每天步行 5 千至 7 千步,對許多人來說,這比萬步非官方目標更容易實現。

保持健康的關鍵是避免久坐

經常散步是幫助維持健康生活方式最簡單的方法之一。他們希望 7 千步可以做為一個實用的公共衛生目標。而步行運動不必一次性完成,也不需要刻意練習,日常活動比如提前一站下車,或者選擇爬樓梯而不是搭電梯都算數。一天中偶爾進行的小運動,積少成多,就會對健康有益。

這項研究突顯活動的重要性,先前研究發現,除非你運動量非常大,一般人即使平常達到一週三次運動量,若其他時間久坐也很傷身。科學家建議經常起身,研究發現,從坐姿起身具有極強的生物活性,如果只打算站起來一分鐘,應該每半小時左右站起來一次。如果打算走動幾分鐘,那麼每小時一次就足夠。科學家只是要提醒,長時間久坐對健康危害很大,盡量保持身體活動,是健康之道。

(首圖來源:Unsplash)

延伸閱讀:

想請我們喝幾杯咖啡?

icon-tag

每杯咖啡 65 元

icon-coffee x 1
icon-coffee x 3
icon-coffee x 5
icon-coffee x

您的咖啡贊助將是讓我們持續走下去的動力

總金額共新臺幣 0
《關於請喝咖啡的 Q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