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隨著日本軟銀集團宣布 20 億美元入股處理器大廠英特爾,加上美國政府也又有意以晶片法案的補助資金作價,入股英特爾,使得英特爾一時間因資金困頓而難以發展金圓代工事業的事情暫時解除,有機會能與競爭對手台積電、三星搶食先進製程商機大餅的情況下,自 2024 年開始與英特爾合作的國內晶圓代工大廠聯電也讓投資人充滿想像空間,刺激股價向上表現。在 20 日台股加權指數大跌超過 700 點的背景下,聯電還能有超過 2% 的漲幅,收盤價來到每股 41.9 元的價位。
聯電是在 2024 年 1 月份與英特爾共同宣布,雙方將合作開發 12 奈米製程平台,以因應行動、通訊基礎建設和網路等市場的快速成長。這項長期合作結合英特爾位於美國的大規模製造產能,和聯電在成熟製程上豐富的晶圓代工經驗,以擴充製程組合,同時提供更佳的區域多元且具韌性的供應鏈,協助全球客戶做出更好的採購決策。
對此,聯電在 2025 年度股東會上,財務長劉啟東曾經表示,與處理器大廠英特爾合作的 12 奈米節點製程,為聯電最重要的發展計畫之一,預計量產的時間點將會落在 2027 年。而雙方也會採取分工的模式,由英特爾負責當地製造,聯電則負責製程開發、銷售與服務流程技術。
劉啟東當時還強調,聯電目前幾乎將所有重要的研發資源都投注在這個 12 奈米的計畫上,包括動員內部主要研發與製造資源,以及投入相關製程與設備轉換作業。至於英特爾方面,除了是計畫的合作夥伴之外,也是核心客戶,在取得預留產能的同時,正處於設計導入階段。接下來在設計套件(PDK)完成後,將陸續展開第二、三波的擴展。聯電預計此計畫有長期發展潛力,聯電方面也將持續投入技術能量,推動後續發展。
另外,近期美國政府要以晶片法案的補助金來入股英特爾,拯救這家唯一能本土製造先進製程的半導體大廠,很大程度地激勵市場,再加上軟銀已經決定投資英特爾 20 億美元,讓英特爾股價應聲起飛,過去五天大漲超過 15%。
(首圖來源:聯電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