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師的工作並不輕鬆,除了趕課程進度還要處理師生及同事間的關係。此外,對於學校高層及家長的要求也需適當回應。如此錯綜複雜的事務需要處理,老師的精神壓力可謂不小。最近以色列科學家研究表明,缺乏情緒調節技巧的老師,更易受壓力影響而使其幸福感下降。研究結果已於 7 月刊登在《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期刊之上。
先前的研究發現,教師和校長承受的工作壓力是從事其他工作者的兩倍。在美國,46% 的中小學教師表示每天承受著很高的壓力或不切實際的期望。也有研究顯示,四分之一新任教師在工作第一年就面臨著許壓力。諸多證據都表明,老師無疑是最辛苦的職業之一。
近年來,由於科技知識更受重視,家長偏向鼓勵孩子主修科技、工程類科系。社會風氣如此,學校管理階層對數理教師的期望也較高,導致他們的壓力又比其他老師更大,倦怠感隨之生起、幸福感則降到低點。 雪上加霜的是,當有些數理老師不堪壓力選擇離職,人力不足的窘境又使其他老師的壓力進一步擴大。
幸福感有待改善
已知情緒管理技巧有助於減輕壓力和促進幸福感,本次研究以色列大衛‧耶林教育學院(David Yellin College)的科學家進一步探討,該技巧對於數理科教師面對壓力之調適能力有何影響?研究對象包括 165 名初高中數理教師,他們接受關於情緒管理、壓力、幸福感和倦怠感的線上調查。並被要求針對三個真實數學教學現場的影片發表評論。
結果顯示與一般人的認知相反,教學資歷與壓力水平、情緒管理技巧、幸福感等均無顯著關聯性。但教師的壓力水平顯著地影響他們的幸福感,而且這種聯繫是因他們情緒管理不良所致。該結果表明數理教師之幸福感仍有待改善,並建議可為教師提供有助情緒管理之技巧以減輕他們的壓力和倦怠感。
改善教師的壓力及情緒具有全面性的影響,因為他們的情緒是影響學生學習成果的重要因素,情緒還會影響自身的身心健康、專業投入甚至是離職率。無論教學年資的長短,情緒調節技巧才是中學數理老師調適工作壓力的關鍵。因此,協助老師們培養情緒管理技巧,不僅有助提升他們的幸福感,更能促進整體教育環境朝正向發展。
(首圖為示意圖,來源:Unsp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