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副總統 JD Vance 表示,最強大 AI 晶片堅持在美國設計製造,帶動股價上漲,市場又傳出最新消息,就是英特爾拆分晶圓製造業務,與台積電成立合資企業,馬上激勵投資人,英特爾股價上漲超過 7%,收盤時到 22.48 美元。累計兩天英特爾股價大漲超過一成。
《華爾街日報》報導,市場分析師 Robert W. Baird 最新報告表示,陷入財務危機的英特爾,正與台積電討論成立合資企業。他引述供應鏈消息,台積電可能派遣工程師到英特爾晶圓廠幫助運作。
英特爾可能拆分晶圓製造業務,與台積電成立合資公司,共同經營,並希望取得美國政府補助。美國副總統 JD Vance 巴黎演講時大力宣傳美國先進 AI 晶片將在本土設計製造,使這消息有幾分真實性。報告也表示,交易尚未確認,且可能需要長時間。英特爾沒有立即回應,台積電也拒絕評論。
先進製程競爭,英特爾近年舉步維艱,一直落後台積電和三星。2024 年 12 月英特爾前執行長 Pat Gelsinger 退休,任職期間推動大幅擴展英特爾美國晶片製造業務,並取得政府補助扭轉落後局面的計畫無以為繼。
市場人士表示,合資公司似乎可行性較高,因英特爾晶圓製造業務若有台積電投資幫助,技術轉移、管理知識都可快速上軌道,美國也能保持自主性,英爾爾重點 Intel 18A 製程也能盡快量產,下半年 Panther lake 系列就能用此模式生產晶片,不用下單台積電了。
但計畫很美好,現實仍充滿挑戰。台積電與英特爾是合作又競爭的關係,要台積電技術轉移與幫助英特爾經營非常矛盾,故消息傳出後,英特爾股價大漲台積電 ADR 卻下跌,能看出一點端倪。這可能也是台積電首次海外董事會後,決議沒有傳出其他投資美國計畫的原因。不過都是早期討論階段,最後是否談成,有待觀察。
(首圖來源:英特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