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TC 2025 時前英特爾執行長 Pat Gelsinger 重申說法,就是輝達執行長黃仁勳於這波人工智慧革命很幸運,並詳細解釋理由。
GPU 在人工智慧創新占中心位置,輝達為全球最有價值公司,反觀英特爾陷入困境。回顧 15~20 年前,英特爾 CPU 是運算主導力,因處理所有主要工作應用。但英特爾錯過以 Larrabee GPGPU 實現 AI 和 HPC 的機會。Larrabee GPGPU 是嘗試用 x86 CPU ISA 建立 GPU,輝達則押寶純血 GPU。
Pat Gelsinger 表示,2000 年代中期前 CPU 是王者,很欣賞黃仁勳的堅持,他總是說「不!我不想生產那種 CPU,我要從圖形開始解決工作執行問題」,這成為黃仁勳更廣泛的視野。他在人工智慧方面很幸運的原因,有次我和他辯論,他自己說在人工智慧方面很幸運,因人工智慧就需要這種架構。
Pat Gelsinger 解釋英特爾 Larrabee GPGPU,是試圖將 CPU 可編程性與 GPU 處理量架構結合。如果英特爾堅持這條路,可能會有不一樣的今日。與專有指令集架構 (ISA) 的 AMD、輝達 GPU 不同,英特爾 Larrabee 採特定擴充功能的 x86 ISA,平行通用計算有優勢,但圖形應用卻是劣勢。Larrabee 重新定為 Xeon Phi 處理器,2010 年針對超級運算工作設計,Xeon Phi 的 Knights Mill 未能達預期效果,英特爾 2018~2019 年放棄 Xeon Phi,轉向 HPC 用資料中心 GPU 和人工智慧專用 ASIC。
Larrabee 及 Xeon Phi 系列後續產品失敗,是因無法擴展至圖形、AI 或 HPC 的 CPU ISA。Larrabee 失敗始於 2000 年代中期,當時 CPU 仍占主導地位,英特爾領導者認為 x86 可行。今日英特爾人工智慧採更傳統 GPU 設計等嘗試都失敗了,最近又取消資料中心 Falcon Shores GPU,改寄望今年發表的下代 Jaguar Shores。
(首圖來源:影片截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