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球經濟因川普第二任期的關稅戰而動盪不安,美國與多國之間的貿易摩擦如同風暴般席捲而來,對美國人的日常生活產生嚴重影響。關稅風波目前雖暫緩,但不確定性仍籠罩市場,這些政策不僅衝擊了企業的供應鏈與利潤,更讓美國消費者小確幸,如珍珠奶茶與可樂這些日常飲品、面臨價格上漲與供應不穩的危機。這些飲品看似簡單,卻因其依賴全球化的原材料與生產鏈,而成為關稅戰下最直接的受害者。
珍珠奶茶:從台灣傳過去的甜蜜負擔
根據美國商務部的資料,2025 年第一季消費者物價指數(CPI)與同期相比成長 4.5%,創下近十年來最高紀錄。這波通脹直接推高了進口商品價格,美國家庭的購買力隨之下降。尼爾森(NielsenIQ)在「2025 年科技與消費性電子產業趨勢報告」指出,全球消費性電子市場銷售額預計於 2025 年達到 1.29 兆美元,但美國市場因關稅導致的物價上漲與經濟不確定性,消費力明顯受抑,民眾對非必需品的支出大幅縮減。
這種背景下,珍珠奶茶與可樂這些日常飲品雖看似微不足道,卻因價格波動而成為消費者關注的焦點。
珍珠奶茶自台灣傳入美國後,迅速成為年輕人與亞裔社群的熱門飲品。其流行可追溯至 1990 年代,當時許多台灣移民將這項飲品帶到美國,並逐漸受到廣泛歡迎。根據 Statista 的資料,2024 年美國的珍珠奶茶市場規模達 35 億美元,預計到 2028 年將成長至 45 億美元,顯示其在美國飲料市場的重要地位。然而,關稅戰卻為這份甜蜜蒙上陰影。
珍珠奶茶的核心成分珍珠(波霸)由木薯澱粉製成,而木薯主要產自泰國、越南與印尼等東南亞國家。台灣為珍珠奶茶的發源地,不僅出口成品飲品,還提供大量木薯澱粉與茶葉。根據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的資料,2024 年美國從台灣進口的木薯澱粉達 3,800 萬磅,相較 2004 年成長 927%,顯示其對美國市場的依賴日益加深。川普政府對台灣提出的 32% 關稅(後暫緩 90 天)直接影響原材料進口成本。
Businessinsider 採訪加州帕薩迪納 Odd One Out 茶店,專營絲綢珍珠奶茶,共同創辦人 Patrick Sun 表示:「我們可能會盡量囤積庫存。」許多植物性成分來自台灣,美國難找到替代品,關稅若實施,預計商品成本將增加 8%~15%。Sun 坦言,為維持品質,他們不願妥協,利潤恐因此受壓。珍珠是木薯澱粉與果凍的獨特混合,深受消費者喜愛,但成本上升可能迫使店家重新評估經營策略。
不僅如此,珍珠奶茶的生產還涉及進口機械、茶葉、特殊杯具,這些產品多來自中國與亞洲其他地區。US Boba Company 的共同創辦人 David Fan 指出,關稅可能使公司整體成本上升 20% 至 30%。目前一磅珍珠可製作 10 份飲品,售價 11.99 美元,平均每份成本約 1.2 美元,但關稅影響下,每杯飲品價格可能上漲 1 美元,達到 2.2 美元,這對消費者來說是顯著的負擔。David Fan 強調,企業不可能長期吸收成本,價格調整勢在必行。
另一邊的消費者已感受到壓力,29 歲的 Jeren Calinisan 與 Dominique Nguyen 在接受採訪時表示,珍珠奶茶價格已不低,若再漲價,她們可能減少購買。Calinisan 說:「我已經花了很多錢在珍珠奶茶,價格再漲我可能會少買幾次。」23 歲的 Julianna Martinez 則透露,她已放棄加珍珠以節省開支,過去珍珠僅需額外支付 0.5 美元,如今成本上升讓她不得不改變消費習慣。
▲ 美國的台灣珍奶市場規模逐年擴大。(Source:electroiq)
可口可樂:百年品牌的關稅挑戰
可口可樂為全球最大的軟性飲料公司,供應鏈遍布世界各地。2024 年可口可樂全球超過 200 個國家和地區銷售產品,員工超過 70,000 人。這樣全球化企業,必然會受關稅影響,因鋁材是可口可樂生產鋁罐的重要原料,主要進口自加拿大和中國。川普政府對鋁材實施的 25% 關稅、直接增加了可口可樂的生產成本。根據亞特蘭大日報的報導指出,川普政府的關稅政策可能導致可口可樂在美國的價格上漲,例如該公司已開始考慮如何應對進口鋁材的關稅影響,可能會增加塑膠瓶的使用,以降低成本。
可口可樂執行長 James Quincey 財報電話會議表示:「如果某一包裝材料的成本上升,我們仍有其他包裝選項,以確保價格競爭力。」他提到,公司可能增加塑膠瓶的使用,因為塑膠瓶成本低於鋁罐、且不受鋁材關稅影響。然而多使用塑膠瓶可能導致塑膠微粒進入人體、污染環境,且相比之下鋁罐的回收率高於塑膠瓶,此舉可能對環境有更長遠的影響。雖然可口可樂早被認為是世界第一大塑膠污染源。
Food Dive 的報導指出,可口可樂是提出關稅有可能會影響產品的公司之一,預計長期貿易戰可能導致價格上漲。不過 CNN Business 則認為,美國消費者無需過分擔心鋁材關稅、會大幅提高可樂價格,因為可口可樂可以轉向其他包裝材料。CNN 引述經濟政策研究所的經濟學家亞當.赫許所言,認為關稅難以對美國消費者產生決定性影響,因為數據顯示可口可樂有 50% 的飲料是裝在塑膠瓶,只有 25% 的飲料裝在鋁罐裡。
▲ 可口可樂與百事可樂吃掉 70% 非酒精市場。(Source:investing)
消費者的轉變:從奢侈到節儉
關稅戰推高的物價迫使美國消費者重新審視開支。根據 Conference Board 的調查,2025 年 3 月美國消費者信心指數跌至 2021 年 1 月以來的最低點,民眾對就業與財務的擔憂加深。這種情況導致消費者更加謹慎地管理開支,減少非必需品的消費。百事可樂在 2025 年 4 月的財報電話會議上表示,消費者因經濟不確定性而減少支出,導致銷售放緩。該公司第一季營收下降 1.8% 至 179 億美元,淨利潤下跌 10% 至 18 億美元。該公司財務長 Jamie Caulfield 提到:「相較三個月前,我們現在對消費者的情況更感憂心。」
Chipotle 的同店銷售額也自 2020 年以來首次下滑,首席執行長 Scott Boatwright 表示,自 2025 年 2 月起,消費者減少外出用餐,轉向在家烹飪,這一趨勢延續至 4 月。他說:「這一切都與省錢和經濟不確定性有關,消費者更常在家用餐。」
甚至連日常生活中的小事也受到影響。寶僑執行長透露,消費者減少洗衣次數以節省洗潔劑,顯示節儉風氣已滲透日常。這些例子說明,關稅戰與經濟不確定性正讓消費者更加注重價值,尋找更經濟的替代品。例如珍珠奶茶愛好者可能選擇不加珍珠或降低購買頻率,可樂消費者則可能轉向其他飲料或減少飲用量。很快這種變化就會逼著業者進行調整,例如推出低價小包裝款產品。
關稅戰讓珍珠奶茶、可樂這些美國人的小確幸面臨考驗。原材料成本上升到消費者節儉轉向,關稅加深負面衝擊顯而易見。川普的關稅政策雖意在保護本土產業,卻可能加重消費者負擔,未來或需透過補貼或減稅緩解壓力。然而,全球貿易的不確定性讓珍珠奶茶與可樂的命運懸而未決,關稅戰繼續打下去的話,美國人的「小確幸」能否延續?
或許這代表美國人的減肥時間真的到了。
(首圖來源:Flickr/Tim Reckmann CC BY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