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全球半導體市場競爭日益激烈的背景下,英特爾執行長陳立武坦言公司的狀況並不樂觀,英特爾已經跌出「前十名半導體公司」的行列,整體表現大幅滑落。
隨著過去的半導體巨頭陷入困境,陳立武在與員工談話中表示,英特爾若要維持永續發展,仍需付出大量努力,「二、三十年前,我們確實是業界領導者。但如今世界已經改變,我認為我們已不再是全球前十大半導體公司。」
英特爾過去出現諸多問題,包括錯失 AI 熱潮、消費端產品未見起色,更嚴重的是晶圓代工部門未達預期,種種失利使得公司陷入深層困境,不僅營運虧損,還流失大量客戶。
綜合外媒報導,曾經在 CPU 市場中占壟斷地位的公司,如今卻面臨來自 AMD、NVIDIA 等競爭對手的強大壓力。AMD 的 Ryzen系列處理器已經成為越來越多用戶的首選,且在遊戲主機和手持設備中也取得了成功。英特爾的垂直整合優勢如今卻成為了負擔,無法與對手台積電相抗衡。
陳立武意識到,現行人力規模與策略並非良方,必須進行激進改革,其中一項重要改變就是裁員,因為「規模更小的英特爾,能動得更快」。此外,與前任執行長 Pat Gelsinger 一樣,陳立武也坦承英特爾在 AI 領域難有作為,原因是對手已迅速占領市場。英特爾唯一仍涉足的 AI 領域是「邊緣 AI」,即將 AI 功能整合進消費性處理器中。
陳立武認為,代理AI(agentic AI)將成為未來成長的關鍵領域,並表示公司將進行高層人事變動,以期重振英特爾的市場地位。
最後談到 18A 製程時,陳立武強調外部商業潛力有限,目前僅考慮供應內部客戶,尚未決定是否開放外賣。英特爾晶圓代工部門想與台積電競爭的希望,現階段幾乎已破滅,如果下一代 14A 製程順利推進,或許還能在市場上掀起新一波競爭。
儘管面臨重重困難,陳立武對英特爾未來仍持樂觀態度,並強調需要在公司文化上進行變革,以更好適應產業的變化。
- Intel’s CEO: ‘We are not in the top 10’ of leading chip companies
- Intel CEO Lip-Bu Tan Reportedly Admits to Falling Behind the Competition, Saying That Turnaround Would be a Difficult Marathon
- Intel CEO says it’s “too late" for them to catch up with AI competition — reportedly claims Intel has fallen out of the “top 10 semiconductor companies" as the firm lays off thousands across the world
(首圖來源:影片截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