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星巴克近期持續調整營運策略,宣布將逐步淘汰僅提供行動點餐與外帶的門市。星巴克執行長布萊恩‧尼可(Brian Niccol)坦言,「我們發現這種門市模式過於交易導向,缺乏溫度與人際連結,但這正是我們品牌的核心價值。」
目前星巴克在美國約有 90 間不設座位的專門外帶門市。根據星巴克最新一季財報表現(截至 6 月底),美國的同店銷售年減 2%,為連續第六季下滑;淨利也暴跌 47% 至 5.58 億美元(約新台幣 182 億元),遠低於華爾街預期。
尼可指出,傳統門市透過行動點餐同樣可以提供便利性,因此公司將優先發展「歡迎顧客停留、有舒適座位的咖啡館」,並致力於在門市與得來速間取得平衡,並實現「4 分鐘內出餐」。
星巴克於 2019 年在紐約開出首家外帶專門門市,原設計是為了讓取餐與外送流程更簡化,但現在尼可決定推動「回歸星巴克」(Back to Starbucks)改革計畫,強化顧客體驗並改善財務表現,目前部分外帶專門門市將改裝為設有座位的門市。
尼可表示,至明年底前,美國將有至少 1,000 家門市改裝,換上新風格,並補回數千張過去撤除的座位。同時,星巴克也將增聘更多咖啡師,並降低自動化計畫的狀況,公司也在重新設計菜單與員工服裝規定。
目前星巴克在全球擁有超過 41,000 家門市。而根據 BBC 報導,星巴克淘汰僅限外帶門市的舉動,並不會影響公司所仰賴的行動點餐服務。
(首圖來源:Unsp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