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憶體大廠美光(Micron)11 日宣布,上調第四季營收和獲利預期,主因是人工智慧(AI)基礎設施記憶體晶片需求持續成長。消息一出,美光股價早盤上漲約 3%,顯示投資者普遍認為美光成功搭上 AI 熱潮順風車。
美光最新財測,本季營收達 112 億美元,誤差範圍為 1 億美元,遠高於預估 107 億美元(誤差範圍 3 億美元)。調整後毛利率從 42% 上調至 44.5%,EPS 也從 2.5 美元提高到 2.85 美元。上調財測主要受惠較佳記憶體產品組合,特別是 DRAM 強勁定價。
當然最大成長動力來自高頻寬記憶體(HBM)需求激增。HBM 是 AI 資料中心關鍵產品,為大型語言模型和自動駕駛系統等提供動力。美光首席商務長 Sumit Sadana 公開會議表示,即使美光漲價,需求也未減緩。全球終端市場顯示強勁定價趨勢,故漲價方面獲顯著成效。
分析師認為,美光定價優勢直接源於市場供應緊張。HBM 技術複雜,需先進製程,全球只有少數公司能量產。擴大產能也需時間和數十億美元投資,稀少性為記憶體商帶來不尋常的優勢。歷史上記憶體商常受供過於求週期困擾,迫使降價並接受更薄利潤。
但 AI 蓬勃發展扭轉局面。現在,需求成長速度快於生產能力,使美光等記憶體企業設定更高價格以保障獲利能力。市場觀察家指出,美光不僅受惠 AI 需求,還受惠早期投資先進 HBM 開發,與領先 AI 硬體製造商簽約,鎖定穩定高價值訂單。
大型科技公司投入數十億美元建設以 AI 為中心的資料中心,都需要大量 HBM,美光也是少數能滿足需求的公司之一。另一家主要 HBM 供應商 SK 海力士(SK Hynix)預估,到 2030 年 HBM 市場將以每年 30% 速度增長,有長期獲利潛力。
儘管前景光明,但未來仍面臨挑戰。美國對部分進口晶片徵收 100% 關稅的計畫可能會衝擊市場成長情況。然而,這些關稅不適用於在美國國內生產或承諾在美國生產的公司。因此,美光在這方面已做好充分準備。
6 月美光宣布擴大美國投資 300 億美元,總計畫支出達 2,000 億美元。全球AI基礎設施建設加速,美光財測顯示,有望年底超越華爾街預期,並獲多年未曾擁有的市場定價權。
(首圖來源:美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