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聯準會主席鮑爾最新談話,等於為 AI 失業影響下了結論,就業市場確實已經受到 AI 影響,讓大學剛畢業的孩子、年輕人和少數族裔都很難找到工作,但他稱「就業率」很低,裁員率也同樣低。瑞銀不同意,數據顯示,美國企業裁員速度已經遠遠超過先前統計的表面數字。
阿波羅全球管理公司首席經濟學家 Torsten Slok 率先注意到,美國失業人數超過職缺數,740 萬對 720 萬,應屆畢業生的失業率在近代史上首次高於整體失業率。
德意志銀行將 2025 年的最後幾個月稱為「AI 變得醜陋的夏天」,一方面,AI 在企業層面的採用並不順利,另一方面,它正在摧毀入門級招聘。
今天是聯準會主席鮑爾一語定錨,他表示經濟成長確實放緩,就業成長也普遍放緩,AI 可能是一個因素,他說很難評估影響有多大,但他強調現在是一個低招聘、低解僱率的情況。
中等速度裁員
瑞銀經濟學家更悲觀,報告認為,低招聘和低解僱率已經是過去式,企業沒有裁員的普遍說法是不正確的,許多企業不但不招聘新員工,還正在以平均或更高的速度裁員。報告認為,最近就業市場可能仍面臨招聘量下降的問題,還正轉向至少中等程度裁員的趨勢,依據的是失業救濟申請人數激增至四年來的最高水平,以及裁員公告數量增加。根據諮詢公司 Challenger, Gray & Christmas 數據,8 月裁員公告數量比去年同期高出 13%。
瑞銀經濟學家表示,一些關於就業市場的數據,包括美國勞工統計局備受關注的職位空缺和勞動力流動率報告,顯示至少截至 7 月,裁員率仍接近歷史低點。然而,勞工統計局的數據難以準確反映離職情況,並非可靠的即時失業指標。
經濟學家還看到的一個負面訊號是,非裔美國人失業率上升,這族群在低收入或臨時工作的比例過高,而工作往往是雇主在經濟低迷時期勒緊褲腰帶時首先裁掉的。
關稅影響更大
瑞銀沒有探究裁員的原因,但除了 AI 之外,許多經濟學家將矛頭指向川普總統的經濟與關稅政策,貿易戰加劇商業市場的不確定性,增加成本,並壓縮家庭預算,最後就會抑制消費。
瑞銀經濟學家上週表示,經濟陷入衰退的風險可能比一般認為的還要大。瑞銀分析 2025 年 5 月至 7 月的一些數據後,評估美國今年陷入經濟衰退的可能性為 93%。即使經濟衰退不會發生,許多專家也表示,經濟正走向一輪 1970 年代式的停滯型通膨。
絕望情緒飆升
青年失業還會影響整個社會的情緒,自 2010 年代以來,雖然青年工資和失業率並未大幅下降,但經濟學家發現年輕勞動者的「絕望情緒」明顯上升,這種情緒可以概括為「這份工作糟透了」。
面對可能失業的未來,摩根士丹利建議,每個人必須確定未來 6~12 個月的開支和大額支出需求,並將這些資金以現金形式存放,避免在市場低迷時不得不賣掉投資。還要制定一個萬一被解僱的 B 計畫,例如做點副業賺點外快,更新履歷,聯絡相關聯絡人,為萬一失業後未來的就業打下基礎。
- Jerome Powell says the Gen Z hiring nightmare is real: ‘Kids coming out of college…are having a hard time finding jobs’
- Layoffs Might Be Worse Than Economists Say
- Major bank issues warning that there’s a 93% chance of a recession in the US this year — how to prepare now
(首圖來源:Flickr/Charles Edward Miller CC By 2.0)